我们把知识拆解成两个部分来看待,一部分的知识就是及时受益的知识,像软件、一些技巧的知识。当时学完立马就能进行尝试,尝试过多,明后天就能应用。
而另外一部分的知识其实就是非及时受益的,他是一个概念性的知识,这方面的知识体系可以让你更全面的来认清楚一个事物的全面性,可能在目前的阶段,无法立马的实践出来。但是却让你知道了在这个知识领域当中,存在那么一座“山”而这部分得知识,是长期受益乃至终生受益的。
只着重于当前的即时受益,学习完之后就会发现有一些停滞不前
而如果执着于一些高概念的理论,无法落地,也起不到实际性的作用
所以这两部分的知识,我们都应该来并行的去学习。
那我们具体到我们的影视行业的剪辑专业上来看
1、最基础的软件的应用学习,其实这部分的内容大家可以尝试自学就可以。
2、另外尤其是刚打算有学习剪辑方向的同学们。
注重注意一下:大家有的同学可能说,我自学可能会学的不扎实,或者网上都是一些琐碎的知识,我先不学,等到后面去培训系统的学习会不会更好。
我更建议的是你先尝试自学一下软件方面的知识,其实并不会太多的影响,因为即便是不同的人教你软件教学,更多也只每个人的工作习惯不同,工作习惯带出来的效率不同。
他并不像是一些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可能哪里讲的都不一样会对刚学习的同学产生很多的影响。并且在刚开始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时候,那些专业的理论知识可能对于目前的你来说并不受用。
而且当你知识体系概念不全面的时候,只听到一个人说的时候,可能就会听信,觉得他说的就是绝对的对(同样大家也需要对我说的话,也产生一种思考的态度)因为如果一昧听信的话,可能就会被“洗脑”哈哈哈哈。开个玩笑,说远了。
另外自学可以检验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到底能不能坚持住学,还是说就是图个乐,如果坚持住了一段时间,那个时候在考虑进行系统的学习。其实自己也想的很清楚了。
但是如果自己也没进行尝试,直接就去报班系统的学习的话,可能会导致没想清楚,真的再学的时候,可能也会由于心态的问题。导致学习效率并不高!
所以这个是一定要先注意的。
那当然软件是工具,关键是掌握工具的人。
1、所以专业知识的理论这个时候就该介入进来,也就是咱们上面谈的非即时受益的,因为一部分的专业知识的理论需要通过多次的实践来进行验证,尤其是我们说影史不过100多年很多理论的建立其实没有说谁是绝对的对与错
这是我在学习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的,“电影”无对错。这个无对错并非是一句空话,比方说两个人在一个问题上具备两套的观念,并且都是有实际的案例来证明他们是对的情况下,无法说谁对谁错,因为”艺术“无对错。
那我们具体到上述两种知识体系所要学习的一些具体内容是什么
1、即时受益的:
剪辑软件的学习,像市面上比较多的PR、Final...等主流的剪辑软件,视频的格式、编码、一些基础的应用理论。以及一些技法像是:快切、跳切、变速。。。等等
2、非即时受益的。
视听语言的理论
一级结构当中的:人、景、物、光、色
二级结构当中的:景别、主客观角度、拍摄角度、运动方式、总角度、轴线、空间等
研究及应用理论的概念像是:蒙太奇、长镜头概念、符号学概念等等
我们虽将两者知识体系拆开,但是他们在应用是要一并应用的,我们下面的理论的支撑是为了我们影像内容的表达,而上面的知识就是我们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工具进行表达。
除了剪辑本身的一些工作以外
另外作为在影视行业当中,本身就是一个团队工作。所以工作的一个流程化也是作为剪辑需要了解和清楚的。
在以上的基础上如果我们把剪辑也已经学到瓶颈的时候,可以再去做一些横向的拓展。
运用达芬奇的软件进行调色学习。包装特效像AE、C4D这种软件,都可以进行尝试多获取一些。
这说的是一个实际的工作情况,实际工作当中可能用人单位需要让你多会而不专精。因为节约成本嘛。所以一些横向的发展针对实际来看也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也要记住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个人的核心竞争到底是什么,当大家做到了高质量的项目的时候,这个时候成本已经不是问题了,那你需要有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高质量的项目当中站住脚。就需要某一个专业很强了。
给大家一个结论吧
0基础学的话,先尝试自学软件试试,然后学了一段时间可以找一些系统的机构进行学习,当然还有一条路就是去做实习助理,在实际工作当中进行学习收获,这个不能说不行,但是和你去的公司的运气有关系,另外就是得熬。因为剪辑这个事也是拿活堆出来的,多剪就行,但是刚开始去做助理的话,肯定是不会让你主要来剪项目的,所以活剪的相对少,出来的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