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真正的阿德勒思想就必须了解爱。爱是一个最严肃也最能考验人们勇气的课题。烦恼的一切都可以归结为爱的问题。
本书是2013年出版的《被讨厌的勇气》一书的续篇。上一部《被讨厌的勇气》对于了解阿德勒心理学、概括阿德勒思想来说,可谓是“地图”一样的作品。《幸福的勇气》同样以阿德勒思想为核心,以“青年和哲人的对话”故事形式展现开。探究「该怎么做,人才能变得幸福?」
作者简介:
岸见一郎:
哲学家。日本阿德勒心理学第一人,也是古希腊哲学精通者。
古贺史健:
作家。以书籍的对话创作为专长。
第一章 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
教育的目标是“自立”
教育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自立”。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帮助”其自立。
假如抛开“自立”这一目标,教育、心理咨询或者是工作指导都会立即变成一种强迫行为。
所谓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
教育的入口是“尊重”。老师要尊重学生,父母要尊重孩子,上司要尊重部下。“教的一方”要尊重“被教的一方”。
没有尊重的地方无法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的关系就不能顺畅交流。
最根源的是要“尊重人”。并不是指尊重特定的他人,而是指尊重所有的他人,包括家人、朋友、擦肩而过的陌路人,甚至是素未谋面的异国人等。
尊重也是“鼓励”之根源。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多么有权势的人都无法强迫的事情只有两样:“尊重”和“爱”。
关心“他人兴趣”
“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不做任何否定,不做任何强迫,接受并尊重“那个人真实的样子”。也就是,守护并关心对方的尊严。
所有人际关系中都必需的尊重的具体第一步就是对“他人兴趣”给予更多关心。我们需要“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
假如拥有“同样的心灵与人生”
想一想“假如我拥有和此人一样的心灵和人生情况会如何?”。
勇气会传染,尊重也会
孩子不是天使,是人。正因为他们是人,才必须给予最大的尊重。不俯视、不仰视、不讨好、平等以待,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共鸣。通过身体力行来向他们展示什么是尊重。
教育者的职责就是尊重孩子们并教给他们什么是尊重。不仅仅是教育,这也是一切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无法改变”的真正理由
问题不在于过去发生了什么,而在于“现在的自己”赋予过去什么样的意义。
为了肯定“现在”而去肯定不幸的“过去”。或为了给与理想相差太远的“现在的自己”找一个正当理由,所以就把自己的过去涂成灰色。
我们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过去”。只有根据千人千样的“现在”而被着色的各种各样的解释。
所谓的过去,并不是无法回去,而是根本“不存在”。
你的“现在”决定了过去
人人都是“我”这个故事的编纂者,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性,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
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被称为“使用心理学”就在于“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这一观点。并非是过去决定“现在”,而是你的“现在”决定着过去。
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
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人都会有悲伤和挫折以及追悔莫及的事情。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把过去发生的悲剧说成是“教训”或“回忆”,而有的人则把其当成至今不敢触及的精神创伤呢?
这并不是被过去所束缚,其实是自己需要把过去着上“不幸”的颜色。
“可恶的他人”和“可怜的自己”。苦恼不堪的人所倾诉的归根结底就这两种。
阿德勒心理学中并无“魔法”
阿德勒心理学要谈论的是“以后怎么做”。
第二章 为何要否定“赏罚”
教室是一个民主国家
把班级看作一个民主国家,班级的主权不属于教师而是属于学生们。并且,班级规则必须根据学生们的协商制定。
既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
我们要从某人“不知道”这一点开始思考。我们大人需要做的不是斥责而是教导。既不感情用事也不大声吼叫,而是用理性的语言去教导。
问题行为的“目的”是什么
现代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的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来考虑。人的问题行为全都处于这五个阶段之中。
第一个阶段是“称赞的要求”:
他们的目的始终只是“获得表扬”,进一步说就是“在共同体中取得特权地位”。
他们并不是在做“好事”,只不过是在做“能获得表扬的事”。他们的生活方式(世界观)就是“如果没人表扬就不干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就干坏事”。
如何应对?
应该通过表示“尊重”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即使不“特别”也有价值。不是在他们做了“好事”的时候去关注,而是去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中细微的言行。而且还要关注其“兴趣”,并产生共鸣。仅此而已。
问题行为的第二个阶段是“引起关注”:
“得不到表扬也没关系,反正我要与众不同。”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们的行为原理不是“办坏事”,而是“与众不同”。比如通过“恶作剧”来博取关注,或者企图通过扮演无能来引起关注、获得特别的地位。比起自己的存在被无视,被批评要好得多。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孩子们其实活得很简单,也不太难对付。我们只需要通过“尊重”的方式告诉他们,其本身就很有价值,并不需要非常特别。
憎恶我吧!抛弃我吧!
在问题行为的第三个阶段,目的发展为“权力争斗”。
不服从任何人,反复挑衅,发起挑战,企图通过挑战胜利来炫耀自己的“力量”,并以此获得特权地位。简而言之就是“反抗”。用脏话来谩骂、挑衅父母或老师,有的脾气暴躁、行为粗鲁,有些甚至去抽烟、偷盗,满不在乎地破坏规则。
消极的孩子们会通过“不顺从”来发起权力争斗,无论再怎么被严加训斥依然拒绝学习知识或者技能,坚决无视大人们的话。他们也并非特别不想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必要,只是想通过坚决不顺从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很多父母或老师此时都会拿起“愤怒球拍”打过去“斥责之球”。但是,这样做就上了他们的当,只能是“和对方站在同一个球场上”。他们会兴高采烈地打回下一个“反抗之球”。
一定要立即退出他们的“球场”。首先应该做的事情仅此而已。不要斥责,不要生气。
问题行为的第四个阶段就是“复仇”阶段。
向没有认可这个无可替代的“我”的人复仇,向不爱“我”的人复仇,进行爱的复仇。已经知道对方不会爱我,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憎恶我吧,在憎恶的感情中关注我。
进入复仇阶段的孩子们并不选择正面作战。他们的目标不是“坏事”,而是反复做“对方讨厌的事”。
比如跟踪狂,自残,自闭,暴力或粗话逐步升级,加入不良团伙或反社会势力参与犯罪。通过伤害自己或者贬损自己的价值来控诉“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
这种情况下只能求助于完全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也就是说只能依靠其他教师或者是学校以外的人。
问题行为的第五个阶段就是“证明无能”。
对人生绝望,打心底里厌恶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且,为了避免再次体会这种绝望就去逃避一切课题。向周围人表明,“因为我如此无能,所以不要给我任何课题,我根本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想尽办法证明自己有多么无能。赤裸裸地装傻,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再简单的课题也不愿去做。不久,连他们自己都深信“自己是个傻瓜”。
往往主动放弃一切,不去从事任何课题也不对事物做任何思考。并且,他们总是厌世性地拒绝一切课题和周围人的期待。
父母或老师越想插手去管,他们就越会用更加极端的方式“证明无能”。遗憾的是你根本束手无策,或许只能求助于专家。但是,帮助那些已经开始证明无能的孩子们,这对于专家来说也是相当困难的任务。
大部分问题行为仅仅处于第三阶段的“权力争斗”。在防止问题行为进一步恶化这方面,教育者的作用非常大。
有“罚”便无“罪”吗?
问题行为的五个阶段首先是寻求称赞,接着是引起关注,如果这些都无法实现则挑起权力争斗,然后又发展为恶劣的复仇,最终阶段则是证明自己无能。并且,这一切都根源于一个目的——“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
“批评”这一手段在教育上没有任何效果。
被斥责正是有问题行为的人希望的事情。没有人被训斥之后会开心。但是,会有一种“自己做了‘被训斥的特别的事情’”之类的英雄成就感。通过被训斥,他们能够证明自己是特别的存在。
以“暴力”为名的交流
厌烦了争论的人或者在争论中无望获胜的人会怎么做呢?他们最后选择的交流手段往往是暴力。
如果诉诸暴力,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推行自己的要求,能够令对方屈服。暴力始终是成本低、廉价的交流手段。
关注吵架的“目的”,而不是原因,一起思考“以后怎么做”。
发怒和训斥同义
厌烦了用语言与学生们交流,继而想通过批评直截了当地令他们屈服。以发怒为武器,拿着责骂之枪,拔出权威之刀,这其实是作为教育者既不成熟又非常愚蠢的行为。
孩子们遭到斥责的时候,除了对暴力行为的恐惧,他们还会在无意识中洞察到“这个人很不成熟”
阿德勒说:要放弃法官的立场”。你并未被赋予裁判的特权。“发怒是使人和人之间变得疏远的感情”。
应该把注意力从“恶劣的他人”,以及被捉弄的“可怜的自己”转移到“以后应该做什么”。
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
既不批评也不追问原因,而是问学生们“以后怎么做”。在此要问的是对方的生活方式。
康德关于自立:“人处于未成年状态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没有他人的教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也就是说,人处于未成年状态是自己的责任。”
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能力不够,而是缺乏运用能力的勇气,所以才无法摆脱未成年状态。并且他还进一步断言:“一定要拿出运用自己理智的勇气!”
我们按照“他人的教导”活着很轻松,既不用思考难题又不用承担失败的责任,只要表示出一定的忠诚,一切麻烦事都会有人为我们承担。
周围的人们为了把我们置于“未成年状态”之中,想方设法灌输自立如何危险以及其中的种种风险及可怕。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让其处于自己的支配之下。
支配孩子,不允许他们冒险,只让其走无灾无难、不会受伤的路,尽可能将其置于自己掌控之中。其实,这样做并不是担心孩子,一切都是为了保全自身。
因此,处于教育者立场上的人以及负责组织运营的领导必须时时树立起“自立”目标,不要陷入保全自身。心理咨询也一样。不把来访者置于“依存”和“无责任”的地位之中。
教育者必须令学生们感到他们是靠自己的力量做到了这一切。不期待学生的感谢,而是能够为“自立”这一远大目标做出贡献,教育者要拥有这种奉献精神,唯有在奉献精神中找到幸福。
教育者应该告诉孩子“这事你可以自己决定”。告诉他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并且,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识或经验——那就要提供给他们。这才是教育者应有的态度。
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断,并帮助其做出决断。并且,告诉孩子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即使他们自己做出的决断以失败告终,孩子们也学到了“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这个道理。
第三章 由竞争原理到协作原理
教育的目标是自立。并且,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询师。
否定“通过表扬促进成长”
“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评价’,其目的是‘操纵’。
为什么要在教育现场贯彻“不可以表扬”这一原则呢?为什么明明通过表扬会令有些孩子非常开心并取得进步,但却不可以进行表扬呢?通过表扬,你要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呢?
褒奖带来竞争
将孩子们置于竞争原理之下,迫使其与他人进行竞争的时候,不久,孩子们就会形成“他人都是敌人”或者“人人都在找机会陷害我,绝不可大意”之类的生活方式(世界观)。
共同体的病
竞争原理的病:争夺胜利或名次的竞争原理自然而然地会发展为“纵向关系”。因为,一旦产生胜者和败者,就会产生相应的上下关系。
如何治疗:停止赏罚,消除竞争,让竞争原理从班级中消失。贯彻阿德勒心理学所提倡的“横向关系”的是协作原理。不与任何人竞争,也不存在胜负。与他人之间即使存在知识、经验或能力的差异也没有关系,与学业成绩、工作成果没有关系,所有人一律平等并且尽力与他人协作,这样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才有意义。
阿德勒心理学是基于横向关系的“民主心理学”。
人生始于“不完美”
我们人类在孩童时代毫无例外地都抱着自卑感生活。
人类因为身体的脆弱才创立共同体,并在协作关系中生存。人常常渴望与他人之间建立的“联系”,所有人的心中都存在着共同体感觉。要挖掘自身的共同体感觉,寻求与他人之间的“联系”。
“自我认同”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类最具根源性的需求是“归属感”。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归属感呢?
就是在共同体中取得特别地位,不要“泯然众人”。
无可替代的“这个我”不要做“芸芸大众”,任何时候都必须确保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绝对不能被动摇。
“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这叫“自立”。幸福生活决定你自身价值的不是别人。保持本色即可,即使成不了“特别”存在,即使不够优秀,也依然有你的位置。要接受平凡的自己,接受作为“芸芸大众”的自己。
只有被表扬才能体会到幸福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也在追求“更多的表扬”。这样的人就被置于了“依存”的地位,过着永远索求、永不满足的生活。
不要从“与他人不同”方面寻求价值,而是从“保持自我”方面寻求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个性。不认可“真正的自我”,一味地与他人进行比较,盲目地突出“不同”,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
问题行为是在针对“你”
阿德勒心理学将人的一切言行都放在人际关系中进行思考。一切言行都有其针对的“对象”。给父母看的面孔、给老师看的面孔、给朋友看的面孔、给前辈或后辈看的面孔,这些完全相同的人根本不存在。
为什么人会想成为“救世主”
首先,不可以批评孩子。因为批评是一种破坏相互“尊重”的行为,发怒或斥责是一种低成本、不成熟、暴力性的交流手段。
并且,也不可以表扬。表扬会令共同体中滋生竞争,让孩子们形成“他人是敌人”的生活方式。
并且,批评或表扬,也就是赏罚,会妨碍孩子“自立”。因为赏罚是企图将孩子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依靠这种方式的大人内心害怕孩子“自立”。
阿德勒还否定“认同需求”,主张把追求他人认同换作自我认同。
想要通过拯救他人使自己获救,通过扮演一种救世主的角色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是无法消除自卑感的人常常会陷入的优越情结的一种形态,一般被称为“弥赛亚情结”。它是一种想要成为弥赛亚也就是他人的救世主的心理性反常。
教育不是“工作”而是“交友”
“我是他的朋友”。
用“友好的眼神”注视着。
并非是作为工作、作为职业人来面对,而是作为一个朋友与之相处。
“心理咨询就是面向自立的再教育,心理咨询师就是教育者”。还有,“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询师”。
第四章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
阿德勒把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时必须面对的课题称为“人生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就是这些都是人际关系课题。
社会的诞生也就是“苦恼”的诞生。在社会中我们深受冲突、竞争、嫉妒、孤独以及自卑等各种烦恼折磨。“我”和“他人”之间常常发出不和谐的声音。
我们根本无法摆脱他人。也就是说,人所具有的“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人的快乐也源于人际关系。“独自生存在宇宙”中的人没有烦恼但也没有快乐。所以,我们必须勇敢面对“人生课题”。
每个人都要面对“交友”任务:会学着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
通过“交友”从自己内心挖掘出来共同体感觉。我们只有在“交友”关系中才能尝试着为他人贡献,不进行“交友”的人根本无法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是“信任”,还是“信赖”?
“信任”就是有条件地相信对方。不是相信“那个人”,而是相信那个人所具备的“条件”。
信赖”是指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值得信任的依据也相信,不考虑什么担保,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相信的是“那个人本身”,而不是他所具备的“条件”。也可以说关注的是人性化的价值,而不是物质性的价值。
相信“信任这个人的自己”。因为,如果对自己的判断没有自信,那就一定会要求担保。所以说,只有信赖自己才能信赖他人。
工作和交友就是“是信任还是信赖?”的区别。工作关系是“信任”关系,而交友关系则是“信赖”关系。
为什么“工作”会成为人生的课题
对于阿德勒来说,工作的意义很简单。工作就是在地球这一严酷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的生产手段。也就是说,他认为工作是与“生存”紧密相关的课题。并且,阿德勒关注的是使工作成立的人际关系。
我们人类并不是单纯地结成群体,人类在此掌握了“分工”这一划时代的劳动方式。“工作课题”并非单纯的劳动课题,而是以与他人之间的关联为前提的“分工课题”。我们应该劳动、协作、贡献。
人类不可以单独生存。并且,为了与他人进行“分工”,就必须相信别人。
职业不分贵贱
一切工作都是“共同体中必须有人去做的事情”,只是我们分工不同而已。决定人价值的不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致力”于自己的工作。
醉心于正义的人无法认同异于自己的价值观,最终往往会发展为“正义的干涉”。而这种干涉的结果就是自由被剥夺、整齐划一的乏味社会。你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而别人从事什么工作也都没有关系。
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教育的目标是自立,教育者应该做的工作是“帮助其自立”。
如何帮助孩子们自立呢?“要从尊重做起”。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认识到其独特个性”。
我们无法“信赖”一个自己并不尊重的对象。能否“信赖”他人与能否尊重他人紧密相关。
教育的入口是尊重;而尊重就是信赖;然后,基于信赖的关系就是交友关系。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无论什么样的对象,都可以去“尊重”去“信赖”。因为这并非由环境或对象所左右,而是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心。这又是勇气的问题,信赖的勇气!
你有几个挚友?
把他人当成不可替代的朋友之一,从未戴过任何面具,无条件地信赖。
主动“信赖”
信赖并非是盲信。质疑那个人的思想信条或者是他说的话。独立思考,保留自己的想法,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做的是即使那个人撒了谎,也依然相信撒了谎的那个人。
信赖他人,这并不是盲信一切的被动行为,真正的信赖是彻彻底底的能动行为。因为想要获得别人的信赖,所以主动信赖别人。期待与他人联手,那就只有自己先伸出手。
人与人永远无法互相理解
“像爱你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
如果不能爱自己也就无法爱他人,如果不能信赖自己也就无法信赖他人。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不是因为“喜欢自己”才只关注自己。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内心充满不安,所以才只关心自己。
还没有做到真正喜欢自己,所以才无法信赖他人,也无法信赖学生并与之建立交友关系。
怎么做才能获得真正的归属感呢?
“信赖”他人,建立交友关系,只有这一个办法。我们如果仅仅是投身于工作的话,根本无法获得幸福。
我们根本不可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想法。去相信作为“无法理解的存在”的他人,这就是信赖。正因为我们人类是无法互相理解的存在,所以才只能选择信赖。
人生要经历“平凡日常”的考验
人类都具有视他人为同伴的意识也就是共同体感觉,如果能将这种共同体感觉培养起来就可以防止战争。并且,我们具备完成这一任务的力量。阿德勒相信人类。
特蕾莎修女被问到“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的时候,她这样回答,“回家之后请善待家人。”阿德勒的共同体感觉也是一样。不是为世界和平做什么,而是首先信赖眼前的人,与眼前的人交朋友。这样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信赖总有一日足以平息国家间的争斗。
如果想要让世界远离战争,首先必须自己从争斗中解放出来。
人类并非只有在遇到考试、就职或结婚之类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生大事的时候才需要面对考验及决断。对于我们来说,平凡的日常生活也是一种考验,在“此时此刻”的日常中也需要做出许许多多的重大决断。逃避这些考验的人根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不想有任何付出却只求“收获”,简直就像是乞丐一样。这不是金钱方面的贫困,而是心灵贫困。
我们必须保持心灵富裕,并将其中的积蓄给予他人。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主动去尊重、信赖他人……绝不能成为心灵贫困的人。
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不能坐等“收获”,不能成为心灵的乞丐
第五章 选择爱的人生
爱并非“被动坠入”
爱是什么呢?
爱需要培养起来。如果仅仅是“被动坠入”的爱,那谁都可以做到。这样的事情不值得称为人生课题。正因为它需要在意志力的作用下从无到有慢慢培养起来,所以爱的课题才非常困难。
从“被爱的方法”到“爱的方法”
“被动坠入的爱”其实就是拥有欲和征服欲。
阿德勒一贯主张的是能动的爱的方法,也就是“爱他人的方法”。获得他人的爱很难。但是,“爱他人”更是难上好几倍的课题。
爱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
变换人生的“主语”
我们为了获得幸福必须涉入人际关系之中。人类的烦恼全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而人类的幸福也全都是人际关系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呢?
“幸福即贡献感”。
我们都是只有在感到“我对某人有用”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之后,才能获得“可以在这里”之类的归属感。另一方面,我们无法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对别人有用。我们都是只有在感到“我对某人有用”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之后,才能获得“可以在这里”之类的归属感。另一方面,我们无法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对别人有用。
分工的根本原理是“我的幸福”,也就是利己心。彻底追求“我的幸福”的结果就是给别人带来幸福,分工关系成立,可以说是健全的利益交换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使交友关系成立的是“你的幸福”。对于对方,不需要担保或抵押,无条件地信赖。这里并不存在利益交换的想法,通过一味信赖、一味给予的利他态度,交友关系才会产生。付出,然后才有收获,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追求“我的幸福”建立分工关系,通过追求“你的幸福”建立交友关系。那么,爱的关系成立又是追求什么的结果呢?
既不是利己地追求“我的幸福”,也不是利他地期望“你的幸福”,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幸福”。这就是爱。
阿德勒提出了比“我”或“你”更高一级的“我们”。关于人生的所有选择,都遵循这一顺序。既不优先考虑“我”的幸福,也不只是满足“你”的幸福,只有“我们”两个人都幸福才有意义。“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就是这么回事。
既“不”是利己又“不”是利他。爱并非兼顾利己和利他两个方面,而是两者都排除。
自立就是摆脱“自我”
孩童时代的我们通过“脆弱”支配大人们。“脆弱”在人际关系中是极具杀伤力的武器。
很多大人也试图以自己的脆弱或不幸、伤痛、不得志以及精神创伤为“武器”来控制他人,想要让他人担心、束缚他人言行、支配他人。
阿德勒把这种大人称为“被惯坏的孩子”,并严厉批判这种生活方式(世界观)。
所有人都是从几乎过剩的“自我中心性”出发,若非如此就无法生存。但是,我们不能总是君临“世界中心”,必须与世界和解,明白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
人可以改变,可以改变生活方式,可以改变世界观或人生观。而爱就是将“我”这一人生主语变成“我们”。我们通过爱从“自我”中解放出来,实现自立,在真正意义上接纳世界。
懂得爱之后,人生的主语就会变成“我们”,这是人生新的开始。仅仅开始于两个人的“我们”很快就会扩展到整个共同体乃至整个人类。
爱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在这里必须追求的既不是“我”的幸福又不是“你”的幸福,而是“我们”的幸福。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脱离“自我”,才可以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实现真正的自立。自立就是脱离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摆脱自我中心性。
爱究竟指向“谁”
孩童时期:被爱的生活方式”完全是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它一直在摸索如何集中他人的关注、如何站在“世界中心”。
长大成人:自立既不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就业方面的问题,而是对待人生的态度、生活方式的问题……下定决心去爱某个人,那时候就能告别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实现真正的自立。因为,我们通过爱他人能渐渐成熟起来。
爱是自立,是成熟。正因为如此,爱非常困难。
怎样才能夺得父母的爱
所有的父母都必须树立“自立”这一明确目标,与孩子们建立平等关系。
青年:并且,无论生在什么样的父母身边,孩子们都不得不选择“被爱的生活方式”。
想摆脱被给予的爱的支配,只能拥有自己的爱。主动去爱,既不是等待被爱也不是等待命运安排,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爱某个人。唯有如此。
人们害怕“去爱”
弗洛姆说:“人在意识上害怕不被爱,但事实是无意识中惧怕爱。”并且,他还说:“爱是明明没有任何保证却依然会发起行动,抱着自己如果爱的话对方心中也一定会产生爱这样的希望,全心全意地自我奉献。”
另一方面,弗洛姆所说的“主动去爱”根本不需要这样的担保。不管对方如何看自己,只是去爱,投身爱中。
我没什么优点,所以,无法与任何人建立爱的关系,不能涉足没有担保的爱……这种想法是典型的自卑情结,因为这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不解决课题的借口。
必须正视并更新自己隐含的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不可以被动等待爱自己的人出现。
不存在“命中注定的人”
无论什么样的独裁者都无法强迫别人尊重自己,在尊重关系中,只能自己主动去尊重别人。
无论是恋爱还是人生其他一切事情,阿德勒根本不认可“命中注定的人”。
明明值得爱的人就在眼前,但却找各种理由退却,说什么“不是这个人”,并自欺欺人地认为“一定还有更理想、更完美、更有缘分的人”。根本不想进一步发展关系,亲手排除一切候选人。
通过设定一个过大的、根本不存在的理想来回避与现实的人交往,这才是感叹“没有邂逅”的人的真实面目。活在幻想之中。认为幸福会不请自来,常常在想:“虽然现在幸福还没有到来,但只要遇到命中注定的人,一切都会好起来。”
爱即“决断”
我们可以爱任何人,如果我们决心这么做的话。
弗洛姆说:“爱某个人并非单单出于激烈感情,这是一种决心、决断、约定。”
命运靠自己的手创造出来。我们绝不可以成为命运的仆人,必须做命运的主人。不是去追求命中注定的人,而是建立起可以称得上命运的关系。
具体怎么做呢?!
跳舞。不去想未知的将来也不去考虑根本不存在的命运,只是与眼前的伴侣一起舞动“现在”。
爱情和婚姻正如两个人一起跳的舞蹈,不去想将会走向何处,牵着对方的手,关注今天的幸福与此时此刻的感动,不停旋转不停律动。你们跳动过来的长长的舞蹈轨迹,人们就会称其为“命运”。
牵起身边人的手,尽情尽力地去跳舞。命运由此开始。
重新选择生活方式
爱的关系中并非全是快乐,必须承担的责任很大,还会有辛苦和无法预料的苦难。即使如此,你依然可以去爱吗?
弗洛姆说,“爱是一种信念行为,只有一点点信念的人就只能爱一点点。”……如果是阿德勒的话,也许会把这里的“信念”换成“勇气”吧。爱的勇气,也就是“获得幸福的勇气”。
我们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实现自立。并且,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找到共同体感觉。
人的存在本身就会对某些人有贡献。不是看得见的“行为”,而是通过自己的“存在”做着贡献。根本没必要做什么特别的事情。
如果懂得爱并以“我们”为主语活着,事情就会发生变化。你就会感受到仅仅活着就可以互相贡献,包括全人类在内的“我们”。
主动去爱、自立起来、选择人生。
保持单纯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但是,“保持单纯很难”。因为这需要不断经受“平凡日常”的考验。
致将要创造新时代的朋友们
无论时代怎么变,人们的烦恼不会变……
我们所拥有的时间很有限。然后,既然时间有限,那么所有人际关系的成立都是以“分别”为前提。我们为了分别而相遇。
我们能做的事情也许就只有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不断朝着“最佳分别”努力。唯有如此。
不断付出努力,以便有朝一日分别的时候,可以无憾地说“与这个人相遇、一起度过的日子很对很值得”。
“认真活在当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看不清未来,这说明未来有无限可能。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所以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