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不是去专注于应该做的事情!
聚焦是说“不”,这才是核心,成功聚焦的关键。
每次都会感叹这句话的伟大,正好晚上群里发乔布斯往年的视频在说这一点“聚焦其实是说不”。
自己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总是放不下那些铺垫啊前言啊,乱七八糟的信息。手停不一下来,眼停不下来,感觉很慌,其实没用的东西,只是在脑子里过一遍而已,却耗费了我的时间。就像现在在下班班车上,下班之前就决定今天在车上我要在简书写总结。然后到车上后点开丁丁、微信,一条条看过去。不是说像抖音这种,这些我连下载也没下载过,都不知道怎么操作的。而是一些非娱乐性质,但也没什么用的信息。还好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关掉,直接打开简书。照做了,然后就写了一路的东西。还是挺好的。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发现自己从小到大学习一个问题就是太慢,属于横扫式学习方法。看一段,联想半天,查出所有涉及到的想到的术语概念问题,解决了,再下一段。(从而发现自己的联想能力太杠了)自己更倾向于只看一本厚厚的类似百科全书那样的专业权威书籍,只用一本彻底悟到精髓。费曼学习法貌似和我这种如出一辙(纠错!这不是费曼的,冤枉了费曼…费曼学习法是指能不能教会别人),从头看到尾,但我现在怀疑这是不是错的方法,至少它很不经济。往往我前面耗费了太多时间,精力,力气,好奇心,但都只是在准备,一直没有进入重点。很多时候就这么无疾而终了,所以我对很多学科都是略了解,但不懂,因为准备时间已经耗费我太多了。准备的全程已经倾注了全部的专注力极仔细,同时也失去了重点。
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学阶段无人能敌的数学。尤其小学时期,一学期下来我基本没有看过课本,也不做笔记,一本书结尾了跟新的一样,所以我对那些重点之前的背景知识从来没了解过。但是成绩横扫千军,因为我听课听得特别专注,对重点抓的很好,当时已经达到了开窍的状态。也没想过那么多,像其他学科有时候学之前还要做很多心理准备、生理准备,上上厕所,以维持接下来几个小时的专注。遇到不会的地方直接就去找答案立刻解决了,现在老是拖 留着 攒着。为什么数学永远能让我执行力超高,没有拖延症。其他就不行,所以难道执行力也是根据兴趣来的吗?跟人没关系,没有拖延的人,只有拖延的点?
所以我下午看书的时候决定不看背景了,决定直奔主题。下班了发现这是多么明智的决定。因为下班才把今天要看的两样东西的第一项看完。要是还按我平常那样从头看起的话,直到下班我可能还没开始看第一项内容。我去,不知道我在逃避什么,一直在准备,仪式感?迟迟进不了重点。
说不啊!直奔重点!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