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下的老屋(五)秋天里的那些事情

我变成了一个傻子,也不再读书了。八九岁的小孩,回到家里也做不了什么。父母下地干活的时候,我也就像跟屁虫似的跟去满山遍野的跑,等到父母收工了我再跟着一起回家。平时懵懵懂懂,浑浑噩噩的就混过了,也没有什么能让我记住的事情。我记得最清楚就是秋天的时候,大人们像陀螺似的忙着掰玉米,拔花生,打葵花籽,摘豆角,打谷子,摘豆角……。还要忙着种油菜,种小麦。小孩子们把葵花盘和大南瓜,拿来当成车轮子,满天满地的滚着玩,这是小孩子们最好玩的玩具了。

掰玉米,拔花生这些手上的活,稍大一点的小孩子也可以跟着学做,像我这样不读书的,八九岁10岁的小孩子都可以做。虽然没有工分,我觉得还是很好玩的。背个小竹篓跟在大人们身后,掰得三个五个就背去倒在玉米堆上。跑累了的时候,母亲砍来一些玉米杆,让我坐在地边上吃,像甘蔗一样的甛。

等到傍晚的时候,大人们把掰到的玉米堆的像山一样的高。天快黑了的时候就由队长会计几个人掌控着大秤和大箩筐,然后抓阄,按人口来分。哪家抓到1号就先称给哪家,一箩筐一萝筐称。一个生产队有二三十家人,就这样依次按照自己抓到的号数等着分玉米。有时要是队长会计估计的不准确,每个人应该分多少斤,就会导致最后的人家分不到玉米。要等到第二天在别的地方掰了玉米,再把头一天没有分到的人家补齐了再分。每天晚上都是天黑了,还在地理还在路上。好像是天不黑,大人们都不能回家。要是抓阄抓到最后的号数,就要等到所有人都分完了才分到。每当分到一箩筐的时候,我和姐姐就守在玉米堆旁,把玉米棒子一个一个的捡到了挑篓里,装满了着等着父母亲分完了,就往家里一趟一趟的搬。有车有马的人家,车拉马驼的很快就搬完了,我们家没有车也没有马,就只有靠父母亲肩挑背磨的。父亲担一担,母亲背一背,我和姐姐也用个小背篓往家里一趟一趟的背,还要留一个人在地里看守,怕人家顺手牵羊,有时候是姐姐留下来,有时候是我留下来看守。当所有人都走完了的时候,就只有无边的黑暗和恐惧包围着我们。姐姐胆小,我胆子也不大,我们总是会害怕的在无边黑暗的旷野里哭起来。留在家里的妹妹们,天黑了等不到父母回家,也害怕的哭起来。供台上微弱的火煤油灯光,只能照亮着老屋的堂屋里。那一点亮光,也能让回家的人辨认出大门的方向。

整个秋天,我都感觉父母都是披星戴月的在路上在地里忙。夜半三更的才回到家里,还要忙着把玉米皮子剥了,只留下两三匹叶子,我父亲就把这些能留下叶子的玉米,编挂到从老屋的房梁上垂下来的篾条上去自然风干。不能留叶子的就剥完了,装到箩筐里,要把堂屋腾出来,第2天收回来的玉米才有堆放的地方。

那时,我就觉得我们家的老屋太小了,整个秋天,堂屋里都堆满了玉米和谷子,堆的像山一样的高,堆到门槛那里大门都关不了。关不了大门的老屋,就像一只张着大嘴巴的癞蛤蟆一样的,肚子胀的鼓鼓的。楼上楼下到处都堆放的没有一点空间,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很多时候我们都趴在玉米堆上也能睡着了。房梁上还要垂下来六七尺长的五六挂玉米大挂子,两个大人合抱那么粗的大挂子,沉重重地吊在房梁上。大人们站在堂屋里,一伸手就可以摸得到。有时我就担心房梁要是吊断了怎么办。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房子的柱子都是一尺左右的直径,横跨在柱子之间的木楞子也差不多这么粗大。只是老屋太小了,感觉老屋都快被粮食涨爆了似的。有时候篾条选择得不好,承不了重,快编到顶上的时候,一整挂玉米掉下来了,就会堆满整个堂屋,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所以父亲在选面条的时候,就要仔细的选很牢固的才能拿来编挂玉米。

每天还要把粮食搬出搬进的,搬到晒场上去晒。碰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又要忙出忙进的收到屋里。这样的日子要过很长一段时间,几乎都要进入了冬天,才会感觉轻松一些。那时秋收忙完了,秋种也忙完了,公粮交完了,粮食也就所剩无几了,老屋又腾空了许多。花生豆子这些杂粮就很少了,总是一簸箕,一箩筐的就装完了。

秋天里我最喜欢做的活就是拔花生了,但是这样的活,一个秋天只有一两天。那个不读书的秋天,我第1次跟父母去拔花生,土地里刚拔出来的花生是又香又甜的,还带着泥土的味道。队长说,每个人都只准在地里吃,不准揣衣兜里带回家。我傻傻的敞开肚皮的吃了很多鲜花生,晚上回到家里都不想吃晚饭,睡到半夜肚子胀得像个皮球,我难受死了,睡不着就坐起来,又吐了很多出来,我才好受一点。

秋天里收回来的粮食需要尽快晒干,要不然就会发芽霉烂。父亲砍回来一些棕巴掌叶子,扎扫帚扫晒场,平时晒坝里总是很多的泥土。父亲把棕树叶子放在门外边,一时没有时间扎。姐姐星期天回来把,把宗巴掌叶子拿来编成铃铛玩。父亲说,棕树叶子是要拿来扎扫把的,不要给他搞坏了。不知道怎么的,姐姐就想到拿两匹棕树叶子编成一个套子,再装进去五匹棕树叶子,然后再用棕线或者响藤,麻绳之类的把它再缝两行,这就成了一把好看的扫帚。这样做成的扫帚,要比直接把棕树叶子扎起来的扫帚要紧致美观一些。就这样我也跟着姐姐学会了用棕树叶子编扫帚,每个星期我可以编到八九个十个扫帚。等到星期天的时候,我就跟姐姐一起扛到县城的街上去买,可以卖到两毛钱一个,这是我和姐姐最开心的事情。我们编的扫帚家里用不完的,我们可以拿去卖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陪着我们走过童年时光的大姐姐 在我能记事的时候,我就记得父母每天都要下地去干活,就把我和姐姐留在家里,伯父家的...
    春天的竹子阅读 88评论 0 4
  • 他盯着笼着群楼的雾,像洪水过后,停在破坏后的静寂。只有太阳在走,像新媳妇回娘家沿着河边的草地,路过他住过的地方。 ...
    马花花大人阅读 171评论 0 4
  • 刚刚看了一本书,书上的一句话让我不得不陷入沉思:“大部分的大人都忘记了童年,只有很少的人还记得童年的模样。...
    幽语漫蓝阅读 584评论 3 4
  • 6 春节回乡省亲,正月去给外公外婆上坟,站在外公外婆的坟前,情不自禁地用目光向坡下搜寻他们生前的老屋。终于,在一片...
    雪壹阅读 1,118评论 0 6
  • 黑山下的老屋,它只存在于我尘封的记忆里,它存在于我游离不散的梦里,它存在我童年的欢笑里。 老屋背后的山就叫做黑山,...
    春天的竹子阅读 92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