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 第一章:始皇革命之太阳又西升
艺凡:接前文,秦为什么能统一呢?
易中天:咱们先说一下秦的历史,跟周一样,秦也是“西边升起的太阳”。秦人大约一直是生活在西方的,来历却不甚了然。据说,他们的先祖叫大费,也就是跟随大禹一起治水的伯益。伯益的父亲是舜的司法部长皋陶,也叫大业。皋陶的母亲是颛顼的孙女,叫女脩(读如修),因为无意中吃了一只玄鸟蛋,便怀孕生下了皋陶。
艺凡:这个故事可靠吗?
易中天:不知道,但伯益被舜“赐姓嬴氏”,却值得注意。
艺凡:注意什么呢?
易中天:秦族当然姓嬴,却未必是舜之所赐。嬴字从女,很显然不是父系的氏,而是母系的姓,就像炎帝的姜,黄帝的姬。姜即牧羊女,姬是美女族。
艺凡:那么,嬴是什么?
易中天:文字学家的解释则有两种,多数学者认为嬴就是蜾蠃,但也有人认为是龙。不管怎么说,都证明秦族起源很早,而且是由母系氏族变成部落的。变成部落的这个族群,也像炎帝族和黄帝族一样,有了自己的图腾。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这图腾是蜾蠃,还是龙。
艺凡:也许,就像楚人的图腾是熊,秦人的图腾是龙。
易中天:这个说法如果成立,那么,秦族竟是“龙的传人”。他们当中出了个“祖龙”(秦始皇),倒像是天意了。不过在尧舜禹的时代,秦还只是“潜龙”。在后来的战国七雄中,他们的起点甚至比楚还低。
艺凡:为什么这么说呢?
易中天:楚在西周初年可是受封了的,虽然只是个子爵,或者因为被视为蛮夷而称楚子。秦却直到周孝王的时候才受封,号称秦嬴,爵位最多是大夫,封邑则叫秦。
艺凡:是什么时候被封的?
易中天:秦君被正式封为诸侯,是在公元前770年。这时,平王已经东迁洛阳,周人的老根据地也被西戎占领。于是周平王对护驾有功的秦襄公说:秦国如果能从那些野蛮人手里收回失地,那么岐山以西就都归你们了。
艺凡:这是控投支票啊。
易中天:这时的秦,才算正式成为周天下最西边的一个邦国,不但有爵位,而且有地盘。这是秦文公十六年(公元前750年)的事。后来的秦,便不断向东发展。公元前714年,秦宁公迁都平阳(今陕西省宝鸡市阳平镇)。前677年,秦德公迁都雍(今陕西省凤翔县南)。等到他们迁都咸阳时,秦已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孝公也被周显王封为西伯(西方霸主)了。与此同时,他们也成了周的掘墓人。
艺凡: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因为就算周王室在劫难逃,也未必就一定该死在秦的手上。齐、楚、赵、魏、燕、韩,哪一个没有狼子野心,哪一个不是虎视眈眈,又哪一个实力不雄厚?既然号称“七雄”,就不会是省油的灯。
易中天:当时疆域最广的,是楚。其次,才是秦,还有赵。再次是齐、魏、燕。但即便是齐,也兼并了宋,拥有七十二座城池。地盘最小的韩,也灭了郑。楚之灭国更多,老牌的邦国陈、蔡、鲁,还有兼并了吴国的越,都被他们收入囊中。这难道是弱者?
艺凡:当时兵力如何?
易中天:据统计,七国之中,兵最多的是楚,一百万。其次齐、魏,七十万。再次是秦,六十万。然后是赵,四五十万;韩和燕,三十万。因此,即便最弱的燕和韩联手,兵力也与秦相当。如果六国合纵,总兵力可达三百四五十万众,比秦的五倍还多,怎么就抵挡不住呢?
艺凡:这需要一个解释啊。
易中天:且听下回分解,蛮族刷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