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篇
我叫…这个先不说吧,要是就叫我愿乞终养吧,我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们家住在嵩县,这里的贫穷全国也算出了名的,我们家又在这里的最偏远的山村,上小学辗转了4个学校,每一个学校,几乎我们都是最后一届学生。初中时在乡里上学,每个星期天总共需要走四十公里,也就是一个来回。高中在嵩县城上学,三年高中加一年复读总共四年,四年间除了县城到乡里有公交车,剩下的四十公里,也是走过来的。我没怎么离过远门,最远的可能就是去过伊川县,汝阳县。16年高考407分,专科没有去,17年高考431二本,也就是上了现在的学校。还有就是开学的那天没买到洛阳到学校的火车票。
送人篇
2017年9.10开学,那天下着小雨。我跟爸爸五点就起床了。为我的开学准备着,我爸开车到公交车经过的路,把车停在那里,然后下车等公交车。我们一人拿一些行李,撑着伞。从坐上公交车,到洛阳市,爸爸基本没怎么说话,太不像他的风格了。到市里然后去汽车站等车,他依然没怎么说话,只是在中午一点即将要走的时候,说路上注意安全,在外要好好吃饭,钱不够跟家里打电话。
颠簸篇
汽车上经过了6个小时的颠簸,我有晕车的毛病,可是难受死我了,,,
找学篇
没见过大学,对大学是很期待的。想象着大学学校的雄伟高大,很巧那趟汽车刚好路过我们学校的北门,在售票员的指导下我在距北门几十米的地方下了车,可当时怎么也找不到学校门,我想着上边不应该还有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学院,来回走,左看右看,怎么都找不到,急死我了,第一次出远门,感觉自己,很难受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转机在几十分钟后出现了,一位热心的学姐,看我带着行李,问我是不是新生,我告诉他一切后,她带我到了校园,那时候时间大概已经是下午5点三四十了。然后她离开了,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大学生品质真好,我没有来错地方”。可惜的是,第一次出门脑子总会短路,忘了问她我们32号宿舍楼在哪了?
找宿舍篇
校园里人很多,刚开学卖各种东西的,买生活用品的,新生来来往往,还能见到各种服务帐篷,也不知道该怎么报道注册,可更关键的是,行李没法放,打电话给未来的室友吧,打电话以后,他也很热心,就去找我,来帮忙,然而由于素未谋面,找对方竟然成了难题,我的天呢!二三十分硬是找不到!所幸应届时的一个同学被我发现了,他带我到宿舍,这时候那个室友也到了,我见了他的面,他给我开门,然后我放行李。
参观篇
当时放完东西,那个代班学长正在带大家参观学校,参观大家上课的地方,我和那个室友跑着去找他们,也算是不太晚,我也大概知道了在哪上课,去哪里找辅导员,,,,
吃饭篇
那天参观咱以后,去吃饭,六个人很齐,可能是由于刚到陌生的环境,需要互相扶助吧,餐厅感觉很大,至少比我应届的高中,复读的高中要大的多。没见到过这阵势,连点个饭都会恐惧,那天吃的很简单,一碗粥,一个菜没吃饱,刚来到陌生环境,放不开。
融合篇
回到宿舍,开始认识室友,他们大多都是本省的,有一个是外省的,那天都互相了解,都分享高中,高考,报考,过去的生活,聊到很晚。
后来的生活有甜有苦,以后再说吧。今天是我的生日,除了同学会给我说,我还想听一听陌生简友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