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习检测(必备基础回顾)
如洋流,洋流和潮汐有哪些异同?寒暖就流有什么区别?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如何描述?(考虑哪些指标)举例说明洋流对自然环境或人类活动的影响?
问题最好需要学生通过回忆教材稍微思考加工得出,而不是直接念教材的描述,比如问什么是洋流?寒流是什么?分布规律有哪些?洋流影响哪些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2.问题探究
提供情境。用环球航海家小猎犬号达尔文所经过的区域比较特征差异,航行路线,并分析原因。如澳大利亚东西岸降水气温差异,自出发地到火地岛航行速度如何?天气状况如何?在秘鲁看到大量渔民,大渔场如何形成?
提供要素图。1月或7月海水温度分布,世界盐度分布图,降水分布图,大渔场分布图,航海线路比较图,污染物泄漏(日本核辐射)。
3.课堂小结
一定要有,怎么小结?能否把前后联系起来,如洋流和其他运动比较,洋流对海水性质的影响,洋流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体现了哪两圈层相互作用?或给出半成品让学生回忆。
可提些问题,
1.问题一定要具体;
2.要设置一些可发散、可思考的题目,这样才能更有实效性。
1.陈述性小结:这一部分大家要小结本节课所学的概念、性质、原理、公式、规律等陈述性知识。可以用图表、框图、知识树等形式详细地列举出来,便于记忆、理解和内化。
2.程序性小结:这一部分主要是总结新知形成过程中所反映出的思想方法,还有获得新知的学习经验,以及认识数学对象的“基本套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我们把这部分内容称之为程序性知识,这本来是很难言表的,但如果我们每节课都把它显性化,那么这部分程序性知识就会融入我们的思维,逐渐形成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时的能力。
3.发展性小结:这一部分主要应包括三类。一是困惑性问题:哪些地方没有学好、没有学会、还有那些迷惑,记录下来课下及时搞清楚,做到堂堂清,不留问题;二是可探究性问题:哪些知识、哪些题目可进一步深入探究,会和将来的哪些知识有所联系等;三是重要考点:这一部分主要是记录将来中考、高考的重要题型、重要方法、重要思路等。
总结是学习的一部分,遍地黄金装进袋子才是财富,长期积累的课堂小结就是你的财富。课堂小结可以是老师帮着做,也可以是自己独立做,但切记要做实、做细。不一定每节课的小结都要包括上面所说的三部分,但也不能像有的课堂小结一样流于形式、肤浅、贴标签、无意义。比如经常会见到老师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的答“使我知道了数学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学是有趣的”“数学是奇妙无穷的”“我学会了数形结合思想”。都是一些大话、空话、套话甚至是假话,这种没有以本课内容为载体的“收获”是虚无飘渺的,无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