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没有规划的人生注定是碌碌无为的一生。
道理很简单,一听就懂,但却需要经历很多事情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智慧。
职业发展是人生安身立命、实现价值的基本道路,如果这条路都没有找到,何以安身?何来价值?
以前一直觉得作人生职业规划是一种固定的,不可变化的人生状态,对于我这种喜新厌旧、朝三暮四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枷锁,故我不喜欢条条框框,也不喜欢未来被遇见。像骑行一样,如果知道每一个拐弯后的风景那就没有骑下去的动力了。可跌跌撞撞过了三十年,发现这种没有规划的人生容易走进死胡同,年轻时进了死胡同重新返回继续找条路即可,可人生短短几十年,何必浪费在这些胡同里,何不事先找到一条康庄大道,驰骋疆场,让生命发光发热?
最近才想明白职业发展规划不是限定我的人生,不是定型,而是为人生定制一个基础框架,这个框架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发展的。一旦这个框架搭建好,如何在里面添砖加瓦就看个人的修行了!
如何建立这个框架?必须进行灵活三问:我是谁?我要去哪?我能做什么?
我是谁?我是一个家境贫寒,学历平平,能力欠缺,拖儿带女很普通的青年妇女。
我要去哪?从空间上说,我最想去的地方是西藏,解眼馋,涤心灵。从道德上说,我想要成为一个于家庭于社会有价值的人。这个其实很模糊,有时我会说服自己存在既价值,但衡量一个人真正的价值是你影响了多少人,给社会带了多少温暖。所以我想成为一个能够影响更多人、温暖更多的人的人。
我能做什么?从我是谁来看,发觉我能做的不多。结合我想要去哪,作为一名教育传播者比较符合我的道德需求。
三维择业,第一:什么带给我意义?给社会及身边的人带来正能量和积极的心态。第二:什么是我快乐?帮助别人使我快乐(有点强者心态)。第三:我的优势是什么?善于观察,了解对方的需求。通过这么三问,职业规划开始明朗起来。同时也发觉命运真的一直很捉弄人,当初大学选专业时,家里要求读师范当老师,那时雄心勃勃誓死不读师范专业,不想一辈子就禁锢在三尺讲台,想要做生意,赚大钱,于是读了一个高大上的国贸专业。可兜兜转转十来年,发现还是离不开那三只讲台。当然,我的选择不是逃避现实,确实是遵循内心的选择。以前一直以为钱是万能的,以为赚了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可当我的收入不断增加时,我所遇到的家庭、心理、身体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滋生更多的问题。于是,我明白了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赚再多的钱都是徒劳无用。所以,我学习放手,学习给予,学习水的精神。
职业方向已基本确定,但对于教育整个行业了解的比较少,大致的三个板块:学前教育培训、k12-高等教育、职业培训,在这三个板块的行业前景与现状也不太清楚,需要增进了解,确定好具体的职业理想。
我大半辈子没有想通的事,通过先生的点拨,顿时明朗。具体的那些从业资格、掌握职业技能都是建立在职业方向的基础上,只要方向确定好了,接下来就一步一个脚印到达即可!
立身以立志为先,没有理想主义精神的光芒照耀,人生终将黯淡无光、度日如年。一个心中没有理想之火在燃烧的人,是没有培养前途的。真正的大理想,是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襟气象和浩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