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说:“这种想法是消极的,你银赵老师是同龄人,你是初中毕业,赵老师是小学毕业,原本你们的命运是相同的,就是在家种地,但是赵老师毅然选择了去读书,他在30岁以前是没有任何文凭的,今天的这些差距,都是你自己造成的,你其实是重复了30年,没有什么进步,这30年你没有正经读过一本书。”
我爹问:“供你们三个上学,不是功劳?"
我说:“如果你足够优秀,我们会更优秀,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努力,我不能让你孙子再做出类似的抱怨。”
我爹,哈哈笑了。
2.有一篇叫做《赡养人类》的科幻小说,里面有一场对话,两个时空的文明的对话。我第一次知道这篇小说时我还在读高中,但现在仍然清晰的存在于我的记忆:
“两个人类文明十分相似,你们走过的路我们都走过,我们也有过你们现在的时代:社会财富的分配虽然不匀,但维持着某种平衡,穷人和富人都不是太多,人们普遍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贫富差距将进一步减小,他们憧憬着人人均富的大同时代。但人们很快会发现事情要复杂得多,这种平衡很快就要被打破了。”“被什么东西打破的?”“教育。你也知道,在你们目前的时代,教育是社会下层进入上层的惟一途径,如果社会是一个按温度和含盐度分成许多水层的海洋,教育就像一根连通管,将海底水层和海面水层连接起来,使各个水层之间不至于完全隔绝。”
3.“你知道人类最强的武器是什么吗?“是豁出去的决心。"昨天我对自己说,如果学校搞不好,我就不活了。做任何一件事儿,如果没有把命豁出去的勇气,压根连碰都不要碰。要做就做到极致,要么连碰都不要碰!
4.如何做到自律?
许多人以为自律就是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排满,不浪费一分一秒,其实不然,给大家分享《稀缺》里的一个观点:生活中不能没有“余闲”。在经济上没有“余闲的是穷人,在时间上没有“"余闲”是整天忙绿却没有收效的人。
简单的说,就是如果每天计划表安排得很满,没有一点空余的时间,只专注当下的工作,就容易被突发事件打乱节奏,人的精力就和上网带宽是一样有限度的,如果总是拆西墙补东墙,自律很快就会成为压力,转变为自我束缚,逐渐陷入忙乱。
这就很清晰的道明了为什么许多人无法很好的自律,就是因为一开始就把时间安排的太满。所以,如果你也想学着有效的自律,先从一件事做起,不要贪多,比方说跑步,100天就做跑步一件事,也不要硬逼着必须每天都跑,那样既不理智,也容易受伤,刚开始
一周就跑三次,坚持下来对于自信心的建立就有很大的帮助,一旦在一个时间段里完成了一件之前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会慢慢喜欢上自律的感觉。
5.他们在计划人生时,只关注必要因素,同时排除所有干扰因素。他们在清晨散步时思考,他们的周末没有工作,而是真正享受偷快的生活。晚上在家中关掉电子设备,营造无信息技术的个人空间。他们不会在Facebook上花太多时间,而会打电话给那些真正里要的人。他们也不会奔走于接连不断的聚会,而会腾出时间去完成重要的工作。
本质主义者行动的风潮正影响着我们。甚至连我们公司也在跟别的公司竟争,只为在这一点上做得更好:从谷歌的睡眼豆英到Twitter的冥想室,都反映了这一潮流。在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也第一次出现有几十个会议聚焦如何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情况。时代周刊认为此举意义非凡,故而选用革命来给予评论。
本质主义之所以盛行,原因之一是本质主义者比非本质主义者轻松许多。你知道把旧衣服和永不再穿的衣服打包装箱并送人的感觉吗?衣柜里杂物清空,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在生活中放大这种感觉难道不好吗?清理冗杂的生活把不重要的东西送给别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下面是帮你变得更本质主义的简单步骤:
①.制定额外的季度安排。
公司对李度性战略会议的投资远比天天深求问解决策略更有价值。同样地,如果不想被琐事牵绊,我们就需要一季一次的思考,来分清必要的事和非必要的事。“三个原则"非常有用:每三个月用三个小时想明白下一季度想完成的三件事。
②.休息好了再开始。
K安德森·埃里克森(K.Anders Ericsson)提出刻意练习在专业表现培养上的作用”,即优秀的演家和卓越的演奏家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他们在练习上花费的时间长短。这一发现因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的"10000小时定理"而盛行。但很少有人会意识到,造成好和优秀之间差距的第二大重要原因是睡眠时间的长短。埃里克森指出,顶级的小提琴演奏家比成就稍差的小提琴演奏家睡眠时间更长:平均每天8.6小时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