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的世界,可以说是世上最残酷的地方,也可以说是无情的。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打交道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必须小心应对,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动荡不安、矛盾重重的时期,让他成为有界限、有担当、人格独立的阳光少年。
家长为青春期的孩子立界限,其实质是让孩子们明白没有责任感就没有特权。只有让青春期的孩子懂得这些,并能遵守界限,他们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成年人的生活。
如今我们身边的这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对他们最主要的界限划分标志就是缺少的责任感,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我们每一个家长应该把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教育作为传统家庭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界限划分的重要环节,更可谓是重中之重。
一、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
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义务,以及与之相应的自觉态度,是个人以精神需求和人生价值的体现为主要对象的一种自我感受、情境评价、移性共呜和内心体验。
青少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对个人来讲,责任感是他们刻苦学习、努力攀登的强大动力,只有对自己有责任感的人才会不懈追求、努力奋斗,才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才有可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责任感也同时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
古往今来,凡对国家对民族作出卓越贡献的优秀人物,都在青少年时代就形成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对国家而言,民众的责任感反映其国民素质的高下。在任何社会中,先进阶层要实现自己的社会历史使命,就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牺牲精神、赤胆忠心的战士。
没有千万革命先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没有我们国家的独立和自主。同样今天祖国的富强、中华民族的振兴,也是一批又一批优秀儿女为之前仆后继、勇挑重担、贡献智慧和心血的结果。
而我们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需要我们青年一代能接下重任,能勇挑振兴中华的重担。因此如果孩子们逐渐丧失传统美德,渐渐缺乏责任心,就对自己没有了界限标准,没有了衡量自己的尺度,因此责任感的培养就成为了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责任感培养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
人的责任感不是即生即来的素质,它是一种个性品质和心理习惯,责任感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在责任感形成的过程中同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1.责任感形成是以认知为前提。
没有是非标准,责任感就无从谈起。同时,责任感有很强的价值取向。如果人的价值取向以奉献为乐,那么他对人对事就会有很强的责任心;反之如果一味只讲索取,那么他就会对事漠然置之。
2.责任感形成以情感为基础。
一个孝顺父母、热爱子女的人,对家庭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深切情怀的人,当外族入侵、祖国受难之时,就会舍生取义、鞠躬尽瘁。但是一个对老人、子女冷漠、对祖国没有感情的人,绝不能指望他对家庭负责、为祖国奉献。
3.责任感的培养靠意志维持。
尽责尽心是一个艰苦的意志过程并反映在人的行为举止上。只有坚强意志的支撑,才能在履行责任过程中抵制各种诱惑,恪守职责。
4.责任感也是通过责任行为反映并得到加强。
有责任感的人在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环境等出现的情况要作某种决定时,会将责任心化为符合伦理的行为,必要时甚至会牺牲个人的利益。
青少年责任感的形成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说理和教育过程,它是在家庭生活中、在参与集体和社会活动中、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在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影响孩子责任感形成的客观因素主要是在家庭、班级、学校、社区里,父母、师长、同学和友人的身教言传以及大众媒体所传播的观念上;主观因素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认知结构以及他们的实践活动的性质和范围。
一个人在认识到了履行责任的重要性时,会在履行责任后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在没有履行责任时,会引起羞愧、内疚和自责等情感体验,从而会促使自己不断去认识和完成新的职责。
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一项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从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等诸方面齐抓共管的育人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