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什么时候去买一只股票?
就算是不懂股票的人,首要想到的就是两个条件:
1. 抄底;
2. 上升趋势明显,逢低做多;
以上,这是基于常识,用语言描述的两类买点。
而缠论当中,是基于均线理论,来描述这两个买点到底在图形上是个怎么表现的。
均线缠绕
1、第一类买点:空头模式下最后一次缠绕所出现的背离式下跌的终点;
2、第二类买点:多头模式下第一次缠绕后出现的的下跌的终点;
第一类和第二类的买点,都与一个概念息息相关,即缠绕。
何为缠绕?
缠绕即一种长期趋势下,价格出现反复调整,表现在均线当中的形态。
无论是空头市场还是多头市场,从一个点,上涨/下跌到另一个点,价格肯定会出现反复的波动,也就是我们说的回调、震荡等等。在这个回调的过程当中,因为价格出现波动,所以长期均线和短期均线就会出现交互缠绕的现象。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只股票的价格,每天都在涨停,从1块钱直接奔向了100块,那么我们看它的两条均线,必定是两个斜率不相同的射线,从一个点开始,互不相交,直接奔向右上方、
但事实上的情况是,这只股票从1块涨到100块的过程并非这么顺利。它会从1 快涨到30,在回到20快,待上一段时间。再由20快涨到40块,再跌回到30快待一段时间,如此反复,最终登上100块钱的位置。
在这个价格的走势过程当中,均线就会出现相互缠绕、突破、交叉等各种特征。
第一类买点
回到第一类买点,有几个关键点:
1、空头模式,即长期均线和短期均线都是向下的:
第一类买点是我们所谓抄底点,必须出现在空头市场向多头市场的转换过程当中。
2、经过了若干次的缠绕:
多空力量在交互交战,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有人认亏,不断有人加仓,价格就会出现回调、震荡,表现在图形中,就是长短均线的相互缠绕纠葛;
3、最后一次的缠绕,出现了背离的特征:
抄点的点位,即这个价格跌无可跌。表现在均线上就是出现背离。
背离:即价格出现了新低,但是MACD这个指标,却出现相反的特征。简单来说,就是MACD的绿柱子相比上个周期的绿柱子缩短,但是股价继续创造新低;
第二类买点
第二类的买点,就是由空头市场转入多头市场后,第一次出现缠绕后,出现的买点。
注意:所有的买点,都可以用第一类买点来解释。
举个例子,我们在周线图上,找寻到了第一个买点,也就是空头市场上的最后一次缠绕,我们已经买入了。
但是按照第二类买点,多头模式下的第一次缠绕,并无构成一个信号明显的买入点。
于是我们把周级别的K线图,调整成为日线级别。
我们会看到,在周线当中,呈现出交叉缠绕的均线,在日级别的K线图中,变成了空头市场,所有均线走成了交缠缠绕的态势。于是在这个情况下,用第一类的埋点,找寻到最后一个缠绕的背离,买入即可。
总结出一个比较绕口的定律:即大级别的第二类埋点,由次一级相对应走势的第一类埋点构成。
例如,周线上的第二类买点,是由日线上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
操作原则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资金量,做好相对应的资金管理。
即,在大级别买点介入,第一次次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时,减仓。其后,在次级别第一类买点出现时,回补。
因为A股没有卖空机制,所以我们的盈利都是来源于低买高卖。以上这句话换个说法就是:
在周线级别介入(空头转多头):确保咱们的趋势是对的。
在日线级别第一类卖点减仓;
在日线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出现时候,回补;
关键点:
1、确认当下的趋势,尤为关键,即以周线的级别来看,处在什么样的趋势当中;
2、确认趋势,是确认级别的前提。而确认级别,就是确认买卖点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