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小巷人家》里的李佳,并不是在小巷里长大的孩子,她是庄图南在上海同济大学的同学。
她第一次出场,就是陪庄图南一起去接没有经过大人同意、偷偷从家里跑出来的向鹏飞和林栋哲。
当时庄图南正在上课,作为班长的李佳来通知他这件事,看到他着急忙慌的样子,就主动提出陪他一起去火车站等两个弟弟。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李佳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生。
后期她和庄图南的感情线,我其实并不爱看。但这个女孩身上有一股子韧劲,她是一个对未来有着清晰规划并会一步一步实施的人,这是非常难得的。
01 设定目标
在其他女孩子还懵懵懂懂的年纪,李佳就已经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回到上海,还要把父母和弟弟带回上海。
李佳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知青家庭,她的父母年轻时响应号召,远赴黑龙江下乡,然后就在那里扎了根,哪怕想回到上海,也有心无力。
李家父母便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女儿身上,从小到大给她灌输的观念都是照顾弟弟,为弟弟出头,以及带着一家人回到上海。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他们自己都办不到的事情,李佳又怎么办得到?在他们日复一日的强调下,这个女儿又承受了多少压力?
后来李佳好不容易考到了上海同济大学,班上的同学都羡慕她家就住在上海。只有她自己清楚,那根本就不是她家,而是爷爷奶奶家,家里还住着叔叔婶婶一家,她连属于自己的房间都没有,每次只能在厨房打地铺。
李佳对这样的生活厌恶至极,她也曾和李父商量,要不别回上海了,只要一家人待在一起,不管在哪里都是幸福的。
可是每次只要一提起这个话题,看似慈祥的父亲就会暴跳如雷,指责她只顾自己。
次数多了,李佳终于死心了,开始把“带一家人回上海”设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进,哪怕为此要放弃她和庄图南那刚刚萌芽的爱情。
决定带一家人回上海之后,李佳便围绕这个目标制定的详细的计划。在其他同学还处于迷茫阶段的时候,她已经开始着手准备。
先是当班长,这有利于提高自己在班上的影响力,还有更多机会接触辅导员和导师们,为自己入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后是跟着导师去各地调研走访,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导师那里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如此一来,毕业时其他同学还在为工作发愁时,她已经顺利拿到了规划局的名额。
进入了单位之后,她实现了人生目标的第一步,那就是把自己的户口迁回上海。但要把家里其他人带回来,则还需要一套房子。
李父想让她通过嫁一个上海有钱人来实现这个目标。但李佳看得很清楚,先不说能不能嫁给这样的人,就算是嫁了,那房子也不是自己的,她是没有话语权的,自然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家人带回上海。
她深知规划局的工作虽然稳定,却挣不了大钱,于是又想方设法进了设计院,还在庄图南的搭线下接私活挣起了外快,最后终于贷款买下了一套房子,可以把家里人接回来住了。
至此,她的人生目标总算是完成了。
03 及时调整
尽管李佳完成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她却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因为在她的生命里出现了一个意外,那就是庄图南。
一开始她只是把庄图南当做普通同学,因为她深知自己是没有资格谈恋爱的,更不可能和一个外地户口的男生谈恋爱,一旦陷入爱情漩涡里,她家里人就不可能回来了。她不能容忍自己享受着爱情的甜蜜,却放任家里人在黑龙江苦苦等待。
可是在去云遥古城实习的时候,庄图南在她被当地人骚扰的时候救了她,后来又经过了朝夕相处,她的心终于还是沦陷了。
但李佳是一个非常理智的人,尽管她也不舍得,还是在开学之后迅速和庄图南划清界限,回到了普通同学的位置。
但爱情这种东西,一旦在心里扎了根,就很难再扯掉了。当两个人再次有了交集,李佳还是没忍住向庄图南靠近。
此时她已经贷款买房,家里人也接到了身边,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可是庄图南也不是呼之即来,招之即去的人。
大学时期李佳的突然疏远极大地打击了他,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让明明对他有好感的李佳突然对他避如蛇蝎。
所以当李佳向他表白时,他直接拒绝了。
但李佳认准目标便不回头的劲头又回来了,她意识到自己不可能管弟弟阿文一辈子之后学会了慢慢放手,在和庄图南相处的过程也不再那么强势了,她学会了示弱。
最后她终于还是和庄图南在一起了,还跟着庄图南回到小巷过年,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结语:
李佳其实和在小巷里长大吴姗姗很像,两个女孩子都背负了本来属于父母的责任,都在努力照顾着自己的弟弟。
但她们俩本质上又有所不同。李佳从头到尾都没想过要靠别人,她一直在逼自己成长。而吴姗姗呢,却走了捷径,嫁人之后甚至还想通过公公的权力霸占一直善待她的宋莹的房子。
今天是大年初六,也是立春。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或许我们也可以借着今天这个日子,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人生,像李佳一样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清晰的规划。
设定目标,指定计划,及时调整,愿你我都能拥有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