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水务“万能问题”,迈向务实高效新征程

在水务系统的运行与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悄然浮现——“万能问题”的泛滥。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正视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勇气,但这样做最主动。”而当下,部分水务工作者在面对自查自纠与问题查摆的关键任务时,却陷入了“万能问题”的泥沼,这无疑为水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现象层面审视,“万能问题”在水务工作的各个领域呈现出多种不良表现。在水资源管理范畴,不少工作人员以“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不够深入”这类宽泛表述一笔带过,却未能精准聚焦到诸如某些特定区域农业与工业用水分配失衡,或者城市生活用水保障在高峰期存在短板等具体问题。水利工程建设同样未能幸免,常听闻“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但对于某一具体工程在施工进度把控、质量监管环节的实际漏洞,却鲜有人深入探究。防汛抗旱工作中,“应急响应机制不够完善”成为常见的说辞,可预警信息传递的时效瓶颈、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类与数量缺口,以及抢险队伍实战演练的薄弱之处,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这种以“脸谱化”掩盖“自画像”、以“皮毛”遮蔽“根子”的做法,让问题查摆彻底沦为形式主义的表演,无法真正触及水务工作的痛点与难点。

深入探究“万能问题”背后的深层心态,鸵鸟心态、过关心态与躺平心态成为主要症结。抱有鸵鸟心态的水务工作者,过度担忧问题的暴露会影响个人考核与利益,于是在面对水利工程质量隐患、水资源污染源头排查不力等关键问题时,选择用模糊、粉饰的语言进行掩盖。过关心态作祟者,则将问题查摆仅仅视为一项程序性任务,在水务规划编制自查时,只关注文本格式是否合规,而忽视规划与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在行政审批服务检视中,满足于流程表面的合法性,却对审批效率与群众满意度的提升缺乏追求。躺平心态的存在更是严重阻碍了水务工作的推进,面对群众急切反映的用水难题、重大水务项目推进中的重重困难,这类干部选择用万能话术推脱责任,毫无担当作为的意识。

要彻底摒弃“万能问题”这一顽疾,实现水务工作质效的全面提升,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方面,水务工作者应主动走出办公室的舒适区,深入田间地头、工厂企业以及居民社区,与群众开展面对面的深度交流。群众作为水务工作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心声与诉求是发现真实问题的“信号源”与“解码器”。只有真切了解群众在水资源利用、水利工程建设、防汛抗旱等方面的不满与期望,才能精准定位水务工作的短板所在。同时,自我反思也不可或缺,工作人员要勇于直面自身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以及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水务系统内部必须坚决杜绝将问题查摆当作“秀场”的不良风气,切实把问题摆到桌面上进行深入剖析。对于查摆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做到具体到事、落实到人,清晰界定问题的表现形式、产生根源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以水资源节约工作为例,将“节水宣传力度不够”细化为“在农村地区节水宣传形式单一,群众节水意识淡薄”,让问题不再模糊不清。此外,解决问题要有“钉钉子”的坚韧精神,针对水资源配置不合理、水利工程质量隐患等各类问题,制定详尽的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主体与完成时限,并建立长效的“回头看”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在新时代背景下,水务事业肩负着保障水资源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使命。摒弃“万能问题”,不仅仅是对工作作风的一次深刻转变,更是水务系统迈向务实高效新征程的关键一步。唯有以精准查摆问题为起点,以深入整改问题为路径,才能真正提升水务工作水平,为社会的稳定发展与人民的幸福生活筑牢坚实的水务保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