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坐落在市中心密歇根大道上,也是一个著名地标。该馆创建于1879年,是世界上古老的艺术博物馆之一,虽然它没有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那样有名,但也位列美国三大美术馆,并曾多次被评为世界最佳博物馆。博物馆前身是1866年创立的芝加哥设计学院,1882年12月正式更名为现在的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现藏有时间跨度超过五千年的三十余万件艺术珍品,不计其数的艺术瑰宝,其中尤以印象派绘画和美国艺术品最为闻名。这里是除巴黎以外收藏印象派作品最多的博物馆。同时也因为其丰富的馆藏,极具学术性的艺术展览,成为业界很有口碑的展馆,几乎成为游客必去之处。
行程匆忙,走马观花,没有时间细看,放弃了现代馆,进门就直接参观了主馆二楼的欧洲艺术馆。这里展示的都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引以为豪的艺术收藏。正面的大厅主要是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的作品。围绕楼楼梯四周一圈,根据年代和主题有一些分类展厅。除了绘画,也有家具,雕塑。还看到老师带学生在那里上课,能够跟这些真迹零距离面对面,真的很幸福。
首先找到的馆藏是莫奈著名的《干草垛》《睡莲》系列。作为印象派重要创始人之一,他画的风景善于捕捉光与影的时间变化,画面中迷人的色彩和光线变化让人惊叹。莫奈的《干草垛》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画的干草垛主题,通过连续作画的方式,捕捉同一场景随时间变化产生梦幻光影。这一系列共有25幅,这里拥有并展出了6幅 。
还有我最喜欢的《睡莲》系列,这是莫奈晚年在他的吉维尼花园不断重复的一个母题。可以说这些睡莲凝聚了他一生对驾驭色彩变幻总结,宁静的水面上袅袅婷婷,婀娜多姿的莲花将画家毕生对美的追求表达到极致。每次看睡莲,心情都会变得柔软,光影交错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位艺术家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
雷诺阿和莫奈是好朋友,也印象派中受欢迎的画家之一。他非常擅长画人物,画笔下充满了温暖甜腻的色彩,自然景物和人物都有种呼之欲出的生命力。他的《阳台上的两姐妹》美丽的少女妩媚动人,画面明亮甜美,让人赏心悦目。难怪他被人们称为“幸福的画家”,画作一直很受欢迎。
点描派画家修拉的巨幅名作《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置于展厅中央醒目位置,吸引不少观众驻足。点描画需要站在稍远一些的地方欣赏,不过出于好其还是近观了一下。细密的点状互补色分布,笔触不是很夸张,但科学精准的相邻色彩,远观则完美呈现了人物和景观的光影特征,画面既有静谧感也富有有张力。
古斯塔夫·凯勒博特《巴黎雨天的街道》也是一幅重要馆藏,不对称构图,细腻的画面,严谨的透视,描绘出了19世纪北巴黎的都柏林广场的雨景。穿着考究的男女撑着伞在雨中行走,背后高大的建筑,雨水在石板路上的反光,都显示了作者惊人的用光技巧。则是规格严谨的建筑勾勒出来的都市轴线。远景,中景,近景安排井然有序,充满空间感……
此外还找到了很多名作:塞尚的苹果,高更的大溪地生活,还有德加的舞女,毕沙罗各时期的作品,大量熟悉的印象派,后印象派馆藏,还有许多早期的宗教绘画的精品都让人印象深刻。有点遗憾的是,时间匆忙没有看到镇馆之宝《美国哥特式》以及梵高和毕加索的作品。如果有可能来芝加哥旅行,一定要预留足够时间参观整个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