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的基本公式:
段子=铺垫+包袱
铺垫是把你引向方向A,而包袱是把你引向方向B。
铺垫不需要好笑,只需要陈述一个事实,越正经越严肃越好,好笑的部分在后面的包袱。
怎么能从方向A转向方向B呢,这就需要一个连接词,这个词在铺垫的部分,它是一个概念词,这个词能做两种解释,这就给由方向A到方向B提供了一个依托。比如“大家都应该热爱小动物,因为它们特别好吃。”这里“热爱小动物”就可以做两种解释,“喜欢”和“喜欢吃”。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铺垫中把连接词做第一种解释,在包袱中做第二种解释。
为了加深观众对第一种解释的理解,我们有时候还会特意用一个句子来误导强化,目的就是为了蒙蔽观众,让他们不设防。误导强化是一个加分项,不是一个必需项。
我选取一些段子根据上面的基本公式进行分析,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校园的傍晚,男女生并肩坐在墙角,女生揉着裙摆羞涩的说:“你知道吗,据说百分之九十的女生都喜欢强吻的感觉。”
男生推了推眼镜,思索片刻后问道:“为什么剩下的百分之十喜欢墙不稳?”
这个例子第一段是铺垫,第二段是包袱,关键词“强吻”可做两种解,“强吻”和“墙稳”,所以男生在听完后,才有后来的“墙不稳”的疑问。其中校园、揉着裙摆、羞涩都强化了“强吻”这一词。
再看个例子
医学院的学生告诉我说他终于明白什么叫做生不如死了……那就是,停尸房有空调,他们寝室没有。
这里连接词就是“生不如死”,我们一般的理解是活着很痛苦,还不如死了,但包袱中给的解释是生的人的待遇(没空调)还不如死人的待遇(有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