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首次拜见师父的三天时光(一衡)
2017年6月17日凌晨4点不到,首次踏上九江这座陌生的城市,清冷的街头、昏黄的路灯下,身影不断前后交织、长短变化着,就像我此刻的心情,期待、忐忑,而又莫名地无助。
来九江,专程来见素未谋面的蔡锦芳老师,此行为了同学妻子,她生活在两千公里外的北方小城里,这次是要把她的健康调理任务托付给蔡老师。
老师所在的园艺小区,靠近优美的八里湖,周边环境静谧,一踏进小区里,就是另一个天地了,人声鼎沸、汽车塞道、摆摊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事先随意选的到达日子恰好是蔡老师的生日,此刻老蔡中医诊所前的场地上也是满满当当,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来啦,过来吧”!远远就听到了蔡老师浑厚的呼唤声破空而来,清晨的阳光里,蔡老师白裤子、黑背心、健硕而又银髯飘飘的身形很是显眼,绝对有范极了。蔡老师这仙风道骨的样子生活在这充满着市井气息的环境里,让我陡然冒出“大隐隐于市”的庄子格言,蔡老师就是活脱脱的大智慧高人。
为着蔡老师今天的生日,外地来的师姐师兄们已经把小小的诊所两间房挤得满满当当的,厨房里还有五、六个师姐包着九江的特色糯米粑;空地上冒气的大铁锅上放着高高的蒸笼,在柴火的加热下蒸汽腾腾;院子周边全是搭起来的架子,上面摆着一个个巨大的圆筛子,几十个筛子上晾晒的全是各种原料药材或者是药丸;架子后面的园子里,各式各样的植物在郁郁葱葱生长着,有些是药材、有些是蔬菜,我认识的似乎只有辣椒和番茄的模样,其他的只能看看热闹了;除了这些,不断穿行的还有一群群吵闹的公鸡母鸡、两只悠闲的黑狗黄狗,甚至还有一只跛脚的小灰鸭......
这些喧闹里,蔡老师依然在接诊看病开药、招呼着给免费的消暑茶桶续水、四处看看晾晒的草药......神定气闲、有条不紊,这一切似乎每天都在发生一样,一切都是那么地和谐自然,在接下来三天的流水生活里,时刻享受着这样细碎绵密平实的自然生活,也正是这样的点点滴滴里,蔡老师身上自然流露出的脱俗智慧,让我深深折服,特别想记录一些我眼中的师父:
1.博:博学博识
蔡老师就像是本百科全书,植物志、药典、中医验方脱口而出、精准简洁。这几天里,徒弟们抓紧每一个机会,园子里、采药路上、闲谈当中,只要是谁有问题,当场解答,毫不犹豫拖延,不仅解答了所提的问题,还顺带讲明连带的知识细节,只要你愿意讨论,蔡老师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种时候,再复杂的问题都会被蔡老师干净利落地剖析清楚,我心中的钦佩敬仰之情那是如涛涛江水,奔流不绝啊!
2.专:专注专心
蔡老师做事非常专注,干什么就认真地干好,看诊的时候,神色沉静不受干扰;吃饭的时候专注饮食,一碗饭吃完立马起身;走路的时候大步流星,气宇轩昂,一般人跟不上;就是看微信,也是坐下来手机放在桌上,认真地一条条看......老师身上看不到我们身上的浮躁,让人一看就很心静,自我反思一下,自己就是心念不专、心神不定,努力啊!
3.严:严格严谨
蔡老师对徒弟的要求很严格,小到微信公众号怎么管理谁来负责、何时组稿何时发布;大到病案如何分清轻重、用药如何区分先后;细到每日学习进度识药进展、药物采收时机炮制火候晾晒方法.....等等,都要遵循严格的规矩要求,不可以随意处之。就连每日采药回来的数量,也要一个个清点清楚,造册登记,以便比较分析使用。 正是这样严格严谨的态度,从一个个细节上控制了做事的环节,也确保了大事的决断上丝丝分明,这正是一个良医的准则:严格地要求自己,严谨地对待病人。
4.勤:勤奋勤劳
蔡老师的精力总是很旺盛,没有发现他有困倦的时候,听说每天四五点就起床开始跑步了,白天一般上午接诊,下午上山采药,几乎天天如此。
接诊间隙,出门看看晾晒的草药或者走到在园子里照料植物;有徒弟们在身边的时候,就和大家讨论遇到的问题;要么就在认真地回微信上的患者、徒弟们的留言。 采药的时候,他总是步伐轻快地爬山过坎,杂草蚊虫沟坎似乎对他没有什么阻碍,一路带着大家采药、识药,直到天色渐晚才下山回家。
这样数十年如一日,蔡老师一直坚持只用自己采摘炮制的草药治病,确保草药来自绿色山野,炮制遵循古法亲手进行,成品丸剂密封保存,道地的药材、古法地炮制、科学地保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药物的本性,治病自然有明显的效果,口碑才会越传越广。
5.真:真言真义
蔡老师的说话简单明了,绝不拖泥带水含糊其辞,特别是面对患者的时候,他把脉之后,直接说明根据脉象判断的病情、病因以及治疗方法,能治的明确说明大概周期疗程,不能明确判断的也清楚说明原因,真是性情中人也。
6.亲:亲和亲近
说起院子里到处乱跑的一群群鸡,蔡老师那叫一个激动,特别是说到其中毛老是乱糟糟的几只反毛鸡,就像孩子捡着了宝贝一样,激动加兴奋,一听徒弟说村里还有,立马就有不得到不罢休的劲头;蔡老师对那只跛脚小灰鸭也是满腔热情,吃什么不吃什么都搞得清清楚楚,毫不掩饰天性,完全就是个可爱的老顽童。
诊所里的师兄有个不到一岁的小宝宝,蔡老师一见就笑眯眯的,伸手就招呼小家伙来抱,小家伙马上乐呵呵的去看爷爷了.......
平常时,只要蔡老师有空,我们问什么他都会一五一十地解答,就连厨房换个电扇,蔡老师也是跑来跑去,一起想办法找东西出主意,这会儿,他就是个操劳的家长......
对师父的感觉就是这样的,每次低头、转身、茫然的时候,都会是冠冕堂皇去找师父的契机。
说到最后,其实我们这些天南海北的人,因为有一个智慧脱俗而又真心真意的师父而相聚,又因为师父更加喜爱传统中医文化,哪怕是我,也想做师父最外行的徒弟,只要能有机会跟着师父。
在大家心底里,早就把师父当做领头人了,就像家族的族长,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搞定,给我们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