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一天,特别在陪娃入睡前的那安静的30-40分钟,我经常在头脑中思考一些事情。
最近,我刻意用那段时间来对当天进行一些反思,尤其是对一些引发了负面情绪的事情或举动。当下的方式不错,我经常感到自己进步了,后续的行为也能看得到一些改进。
可是,我觉得还有一点很遗憾,就是我没有及时把反思形成文字,一方面进一步深度挖掘,另一方面锻炼把事情说清楚的能力。更遗憾的是,有的思考、收获,居然渐渐被遗忘了,遗忘曲线诚不欺我也。没有及时复习,纵是反思,也一样忘得掉。
这件事给我一个提醒,真正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记录下来,经常思考,铭记在心,放在Anki中定期复习。
是吧,但是我对自己能不能做到,信心不足。我有点懒,爱找点借口,而且反思这事,眼前不做也没有惨痛损失。
生活不公平,但很仁慈。商场很残酷,但很公平。不记得在哪里看到了这句话,放在这里,也是很应景的。
今天,就把最近的一些反思诉诸键盘吧
1. 在重要的事情上,一丝侥幸也不能存
孩子的攀爬能力又进步了,现在能轻松爬上餐桌椅。她是个喜欢依靠自己力量的孩子,经常一眨眼的功夫就爬上餐桌椅去拿桌上的东西。一开始,我挺紧张,经常双手环绕她周围或者搂着她。慢慢的,有几次我没来得及做出保护动作,就观察到孩子还挺小心,也没有摔下来过。
渐渐地,我就大意了,就乐观了,就盲目信任了,我想,这孩子果然天生谨慎,肯定会保护好自己不摔下来的。
可能孩子也因为自己的进步而大意了、放松了,前天,她就从座椅之间的空隙中摔了下去,由于重力作用,后脑勺重重地磕在椅子的边缘。
孩子一落地,哭声就特别尖锐,我抱起一看,后脑勺两条血迹,肿起一块。
心疼又懊恼。
再次告诫自己:在重要的事情上,在自己能把握的部分,一丝运气也不要赌,一点侥幸也不要存。
2. 我能做什么,让家人争执变成一件礼物
老公和婆婆因为一点点小事,又杠上了,然后婆婆流泪,全家大气不敢出
我的内心经历几秒慌乱,快速稳定下来。
我的进步是,不再因为家人的争执感到难受、受伤。这说明,我的安全感确实增强了很多,对家人的争执也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我一边默默吃饭,一边照看小孩,后来婆婆接手照看小孩,大家的注意力就转移了。
冷处理,没想好说什么,就保持沉默,不在大家情绪激动的时候说错话。
然后,我就思考,我可以做点什么,至少让我老公从这件事里学到点什么,让这件事可以成为一件礼物。
首先,让老公给自己设一个定位:做一个救火的人。看到对方情绪不对时,提醒自己,做救火的人,至少不做添油加火的人。有意练习,就可以越做越好。有了这个设定和默契,下次我也可以及时准确地给到提醒。
再次,穿对方的鞋子,换位思考。如果经历对方经历的这一切,自己是否能做得更好?
事后,我跟老公私聊,他接纳了我的建议,至于他会不会照做,我不太在意。似乎是因为这番思考,给了我再次应对这种场面的力量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