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天孩子在公园里的荡秋千摇着摇着,一不小心,身体重心放得太前面,让孩子跌倒在地上,接着开始无止尽的哭泣。这时你是父母,在一旁看到了这样的情况,通常会有两种反应:
第一,立刻跟孩子说:「不要哭,不要哭,赶快站起来。」
第二,另一种是:「刚才从秋千上跌下来,是不是很痛,很可怕,有那里还会痛。」
前面是站在我们的立场,而后者,则是站在孩子来引导。其实,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我们除了讲述有效的内容,还包括了情绪的引导,二者缺一不可。
为什么有些孩子在碰到不如顺自己意的时候,就会出现大吵大闹的情绪反应,其中的原因在于,我们在教导孩子的时候,只用简单的话语来跟孩子沟通,例如,星星、月亮、车车、房子、床等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名词,这就意味着,当孩子碰到一些形容词时,例如,难过、沮丧、生气等很难用具体的事物来描述。
所以,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要让孩子明白,当下的感受,是属于哪一种情绪反应,例如,当孩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导致孩子没办法喝,我们可以试着引导孩子的情绪,问说:「现在牛奶打翻了,就没办法喝,爸爸知道你是不小心的,现在没牛奶喝了,心理是不是很难过。」
我们要试着让孩子意识到,现在的情绪感受是什么,因为情绪的感受不像具体的事物能够清楚表达。也就是说一些抽象的形容词时,例如,你要听话、要乖一点等,必须要用明确具体的行为表述,让孩子清楚知道,原来哪一些行为是乖,哪一些是不乖,只有当孩子能够自己辨别出时,才能够产生对人事物的敏锐与关怀。
另一种是,当孩子很生气时,我们一直跟孩子说:「生什么气,以后不带你出来玩。」这情况就是一种指责,要求。这没有以理解、倾听的角度来关心孩子的情绪,同样,会让孩子成年后,也容易忽略其他人的感受。
有效的做法是说:「爸爸知道你不能买玩具,所以,现在才会那么生气、委屈。」当我们能够准确的说出孩子的感受时,孩子的情绪才会下降。
所以,在情绪还没有恢复正常的时候,我们讲再多的道理都是没用的。同样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都必须以平等的视角来沟通,先理解对方目前的感受,说出他目前的情绪,当情绪受到认同与被理解时,我们才能够跟孩子说,这件事情你觉得如何?
这就身为父母我们就如同镜子般,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理解自己现在情绪,最后让孩子自己想出如何解决可以更好。一步一步带着孩子理解当下情绪,引导出让孩子能够自我觉察情绪,协助孩子建立更好的情绪觉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