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美国大片是因为大片里总有一两个力挽狂澜的英雄和震撼的视觉效果,只是英雄的特技有时总是离我们凡人有点远,我们只能依靠幻象我们是英雄来满足我们体验一把力挽狂澜的英雄之旅吗?
这本《超有效的口语急救术》是我们芳疗母婴的老师推荐的。而且根据我们最近在台湾扫书情况,这本书已经在实体店面卖断货了。
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觉是这本书某种程度是我们普通人成为日常生活的英雄之旅必修书之一,而且实施难度比起英雄的特异功能或天赋,真是容易多了。
这本书的推荐语是这样的:
这本书不同于一般教养书籍,重点不在教导你养育出表现突出的孩子,而是帮助你培养出心灵强健,并具有从挫折中自我疗愈能力的孩子,此种能力一旦建立,无人能夺去,更能伴随孩子度过生命的各种挑战,是你能给孩子最棒的礼物!
这本书的逻辑原则是:
(一)我们的身体具备倾听的能力,并会对所看到及听到的每件事情做出回应。
(二)情绪通常会内化进入我们的潜意识及身体当中,那些在紧急状况中所听见的,会成为我们面对下次危机处理时方式的一部分。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时候孩子受伤或摔倒,很大部分是因为大人过度的惊恐而致。他从大人的表情语气等读到恐惧的信息,而并不完全是因为疼痛。
正面的例子,书中举了一个小男孩跌倒而流血,可能需要去医院缝针。妈妈是这样做的:
哇,你撞到头了。没事没事,妈咪在这里,我已经抱住你了。不过,我们得马上去趟医院,因为伤口看起来需要缝合,医生知道如何医好你。……
她清理了伤口,并用布包住冰块压住,并要奥利佛在她开车的时候自己照做,一路上,她告诉他有关自己小时候受伤需要缝针的经验。
但他要缝针时,她让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一座雕像。然后和孩子说:你看,他真的是一位好医生。伤口缝的真漂亮,甚至不会留下任何疤痕呢?
……三天后复诊,孩子的伤口虽然很深,但恢复得很好,而且确认不会留下痕迹。
这个例子确认了“口语急救术”的三步骤:
步骤一:保持冷静
步骤二:建立信赖关系
步骤三:定下基本原则
而最关键的是步骤一和步骤二,如果一二无法有效实施,三就会失去作用,而相反的,即使三没有完全正确,如果一二实施是对的,效果也会很正向。
对于孩子受伤生病,父母都是很着急的,但是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着急,我们的焦虑,我们的恐惧,不能帮助我们很好的处理事情。如果父母都乱了阵脚,孩子就会更不安,甚至无法进入下个阶段。
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就飞机起飞前的紧急求生指南:当氧气罩落下时,有幼童随行者,请先为自己戴上氧气罩。
我对这点在很早之前就有体会。我的孩子在四个月大就接受了唇部手术——他是天使吻过的宝宝。在这个手术住院过程,我学到了,我的冷静宁静才会带来他的宁静,而他的平静和安全感才最有利于他的恢复。所以陪同住院期间,我都好好的,正常的吃好每顿饭,每天都安静和他一起睡觉。我努力成为他风暴中心的稳定点。后来,但我学习成为一名潜意识治疗师时,我们老师说,作为一个治疗师,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有能力面对人类精神上的一切风暴,并成为风暴中的稳定中心。是的,每个力挽狂澜者,面对风暴都有着异常的冷静,并把这种宁静成为一个团队中的稳定点,这就是为什么有事你和一些人共事,多难的挑战,最后都会解决的重要原因。
而最常用的冷静办法就是深呼吸。
其实就是信赖关系。你必须有某种权威,父母对孩子有天生的权威;其实你必须诚实并发至内心的相信你说出的话语。但诚实不代表就没有艺术。比如打针,你不能告诉孩子一点都不疼。但你可以艺术的去向孩子描述这个疼:比如像被水枪碰到或被个小蚊子咬了一下,有点难受,但很快就会过去。我一直都这样向我的孩子描述打针抽血等事件的,并尽量不让他看针,这样他一般都比较配合,不会哭闹。
我们的话语也是一种咒语,但我们说出,你很快会好的,它就成一个祝福,帮助着我们梦想成真。
不用演戏也没有说谎,只是清楚的引导注意力及思考的方向。
另外一个重点就是:不要在孩子需要治疗时去羞辱他或教育他。而是先鼓励她参与治疗,等将来有时间时好好讨论在一些问题上需要小心的时候。这点很赞。有时,我们成人也会焦头烂额,这时已经很焦虑无助,觉得自己很愚蠢的时刻,如果谁来句:你这笨蛋,我早就说过,我在心里回直接把椅子扔过去,告诉他,闭嘴。而相反,如果你帮助我处理完事情后再和我讨论这些事时,无论我是否承认,我都会在这个事件中学习到更多,同时真诚的感谢你。
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觉得甘甜,使骨得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