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蔷薇》的第二篇--摩崖石刻。帕乌斯托夫斯基通过渔村海边的一块岩礁石上的铭文(摩崖石刻),讲述了作家的神圣使命。
文章是从写景开始的。
一、作者的小屋:
我住在里加(波罗的海)海滨沙丘上的一幢小屋里。
整个海滨都被白雪淹没了,积雪也挂满了参天的松树。松鼠在松树的枝头上跳来跳去,伴随着一阵风,积雪便不断地从树上一长缕一长缕的坠落下来,散为雪辰。
小屋就坐落在大海边上。
但是若要想看到大海,还要绕过一幢门窗都已钉死了的别墅。
别墅的窗户打从夏末起就已拉上了窗幔,那一条条窗幔随风微微地拂动着。想必是风穿过肉眼看不见的缝隙吹进了这幢空屋的缘故,但是从远处看去,总觉得好像有个什么人正在掀动窗幔,小心翼翼地窥视着你的行踪。
每当海上涌起波浪的时候,听到的不是拍岸的涛声,而是冰层的拆裂声和积雪沉陷的窸窣声。
冬日的波罗的海是荒凉的、阴郁的。
在我住的那幢小屋里,白天过得是我久已熟稔的生活,可是一到晚上,便被无边的黑暗团团围住,松林仿佛移到了屋子的紧跟前。当你离开灯光明亮的门厅,走到屋外,孑然一身面对寒冬、大海和黑夜的时候,一种强烈的孤独感便会油然而生。
大海延伸到千百里外的黑沉沉的远方,海上看不到一星灯火,也听不到一息涛声。
小屋像是世间最后一座灯塔,孤独地站立在雾茫茫的深渊边上。
不知作者是什么写作意图,花费了大段的篇幅描写自己居住小屋周边的,和冬天波罗的海岸边的景色,(我在写这篇读后感时,把上面这部分缩写成了500字,有的句子还斗胆进行了些许改动)然后引出了作家小屋西边远处的小渔村,和村旁海中兀立着一座高大的花岗石岩礁。
二、引入文章的主题
在很久很久以前,渔夫们在岩礁的壁上刻下了一行铭文:
悼念所有死于海上和将要死于海上的人。
渔村的渔民和几百年前一样出海捕鱼,尽管发生过不知多少次海难,尽管不知多少次摘下帽子以悼念葬身鱼腹的伙伴,渔民们却仍然继续他们的事业。因为他们要吃的,要活着,所以不能向大海低头。他们留下这样悲壮的话,我们除了对他们表示钦佩之外,细想一下也是无奈之举,就跟墓志铭一样,不免有些忧伤。
但是作家就有作家的独到理解,另一位拉脱维亚作家不同意上述说法,他说:
恰恰相反,这是一行极具英雄气概的铭文。它说明人是永远不会屈服的,不管风险有多大,也要继续自己的事业,……。
对我来说这行铭文可以读作:
悼念所有曾经征服和将要征服这个大海的人。
前者是宿命,明知死亡难于幸免,仍旧一往无前;后者则是英雄的抗争,面对汹涌的大海却无视死亡。
真正的作家就是不一样,他的每一分钟都不屈服于苦难。作家的写作更不是一种墨守成规的手艺,而是一种使命。
书中说:根据“使命”一词的发音,就会发现它们最初的含意,在俄语中它出自于“召唤”。
优秀的作家首先源于心灵的召唤,良心的声音和对未来的信念,促使他把丰富的思想和感情,慷慨地、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们。除此之外,还有时代的召唤和人民的召唤。这些召唤经过内化,演变成了作家的使命,形成内在的动力,激励着优秀的作家虽然经受苦难,却仍然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三、使命的召唤:
文章以荷兰作家爱德华•德克的命运,诠释了作家的使命感。他的笔名叫:穆尔塔图里,这是个拉丁语,意思是:备受苦难的人。
1、作家穆尔塔图里:
有个历史事件:荷兰人克拉阿斯为了正义而不屈服,最后死于西班牙人的火刑,他的儿子为了永远铭记这个仇恨,把父亲的骨灰缝于囊中,终生挂在胸前。
直到今天,穆尔塔图里因为时刻感觉着“克拉阿斯的骨灰在敲击着他的心”。所以,他以罕见的勇气和顽强的精神,抨击荷兰政府对爪哇人的长期奴役;哪怕被开除公职,仍然呼吁荷兰社会应当公正对待爪哇人。
一切都是徒劳的,人们称他是一个危险的怪物,甚至说他是个疯子。他无处求职,全家陷于饥饿的境地。
穆尔塔图里听从了心灵的声音,或者是听从了久已存在于心的使命感,满腔愤怒地写出了暴露性长篇小说《马克斯•哈弗拉尔》,抨击在爪哇的荷兰人。虽然这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仿佛还在摸索着尚未牢固掌握的文学写作技巧。
然而他的第二部小说《情书》,是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写成的。这个力量源于对正义的狂热信念。书中有些章节辛辣而又俏皮,写成了指桑骂槐的寓言;有些章节带有悲伤的幽默,像是对所爱人温存的抚慰;有些章节描写了令人发指的情节,令读者抱住自己的脑袋而发出痛苦地叫喊;有些章节又像是在做最后努力,期望童年的天真能够得以复活。
穆尔塔图里从未得到一份正义的认可,这个嘲弄权贵、为上流社会所不容的人不得不离开了荷兰,希望能够在异国他乡挣到一小块面包。他想念妻子、子女,他几乎没有收到过妻子的一封信,因为妻子穷的连邮票都买不起。
穆尔塔图里的书谁也不愿意出版。
在他生命所剩无几的时刻,为了让他的手稿被变相封禁,荷兰当局让一家大的出版社去买下穆尔塔图里的作品,条件是不得在其他出版社再次出版。
此时备受折磨的作家已经走投无路,不得不答应了出版社的要求,以换取一点可以让留在家中的妻儿得以生活的微薄钱财。
出版社买断穆尔塔图里的手稿后,少量印刷并以极其高的价格出售,等于断了文字的延续可能。
穆尔塔图里没有盼到正义降临就与世长辞了,而他还可以写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留存于世的这些作品,不是用墨水,而是用心血完成的。
这就是把伟大使命放在心中,去努力征服大海的人的一生。
为了更加说明这种使命感,后面作者描述了一位如雷贯耳的画家:文森特•凡•高。
2、画家文森特•凡•高
凡•高和穆尔塔图里不仅是同时代人,而且也同样是荷兰人。凡•高不像现在这样大名鼎鼎,而是和穆尔塔图里同样一生坎坷,尝尽了艰辛。他蔑视廉价的赞扬,虽然他未能成为斗士,但他的英雄主义表现为狂热地相信并赞美劳动的人。
凡•高在《吃土豆的人们》和《囚徒放风》两幅画作中,写尽了在陷入人生苦难绝境后的感受。
《吃土豆的人们》描述的是:贫苦的一家人劳作一天,晚餐桌上的主食却只有土豆而已。昏黄的灯光下,围坐在餐桌边的一家人眼中透露出饥渴的神情,他们似乎在静静地诉说着他们的哀伤……。
《囚徒放风》是凡•高精神病发作恢复清醒的时候,临摹他敬爱的画家的作品。在未被允许到户外写生之前,他不得不靠临摹来满足创作上的饥渴,并且藉着临摹,使他自己的身心安宁下来。
他认为画家的事业就是用自己的全部天才,竭尽全力地对抗苦难。
他用画布演绎了色彩的变幻。虽说色彩的变化是连续不断的,凡•高却运用自己的意志,使色彩停在了最使人激动的时刻。
有人说凡•高贫困却很高傲,但他把最后一块面包同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分食,亲身体验了社会的不公平。
相对于穆尔塔图里来说,对凡•高的文字描述虽篇幅较少,但是撞击人们思想的句子依然很多,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怦然心动。如:
他用画布改变了大地的面貌,仿佛用神奇的水洗涤了大地,大地因此焕然一新,无处不辉耀着明快浓厚的色彩,每一棵老树都变成了雕塑品,每一块种植三叶草的田地,都变成了化作无数朴素小花冠的阳光。
使命是不可丧失的,无论是冷静思考还是文学经验,都代替不了艺术家的使命感。
四、结束语:
《金蔷薇--摩崖石刻》,用一个作家和一个画家的生平,阐述了作为优秀创作者的使命。
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不乏穆尔塔图里和凡•高这样的作家和艺术家。作为一位写作的爱好者,有幸于出生和生长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需用我们的双手,书写美好的现实故事,享受美好的人生。
诚然,就像卷首引用的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所说的那样:一个作家只有当他确信自己的良心同他人的良心一致的时候,才会充分感到欢乐。
具有良知的优秀艺术家如此,我们普通写作爱好者亦是如此。
2023年3月12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