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呢。看完以后我一直在想。
一个原生家庭很失败的年轻人,活在一个与世无争的小岛上,从小自己独自长大。
父亲的出现,是为了说明原生家庭的失败。奶奶的离开,是为了让他彻底成为无牵无挂所以可以为心上人奋不顾身的孤儿?
他的故事从一对兄妹走进他的生活开始。
他喜欢一个小吃店的干净女孩,却阴差阳错加入了女孩哥哥的车队。
女孩哥哥虽然仗义,却极不靠谱,到处借贷做生意、组车队,最终还没有来得及赚到本金,就出师未捷身先死,留下一堆债务给妹妹。
男孩没办法袖手旁观,再次参加违法车赛,最终失败还被警察通缉。面对追债的和通缉的,男孩决定带着女孩远走求助。寻人失败以后,只能打工还债。
女孩不愿意连累男孩,决心自己独自面对。她一没有文化,二没有经验,连连遭遇找工作的失利,只能接受生活的蹂躏。
几个月而已,他们还没来得及变得世俗,女孩却被车祸夺去了生命。男孩拼了命挣来的还债钱,也换不来和女孩重新开始的幸福生活。
男孩重新回到小岛上生活,还是过着一样贫穷,自由,漫无目的的生活。
听起来是一个悲伤的凄美爱情故事,有青春悸动的情人视角,有公路赛车的惊险片段,有亡命天涯的感伤氛围。
到影片结尾处,我思考的是,经历了这一切变故的那个少年,真的还能过回原来的生活吗。
车队的不会再次找到他,逼他继续比赛吗。
警察就不会通缉他,把他抓去坐牢吗。
失去女孩以后,才20岁的他,每日在码头盘旋,内心又是有着怎样的期盼呢?
片子戛然而止的时候,我很难衔接思考下去。无论少年是回归平淡,还是颓废堕落,导演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仅仅只是讲完一个故事而已,吗?
这部电影是韩寒的风格。独行,赛车,文艺,美好,逆袭,爽剧,破碎,悲剧,他的理想主义和文艺气息都拍进去了。我们却觉得导演想讲述太多,却让人愈觉凌乱,搞不清楚片子真正想表达和凸显的是什么。
理想主义和现实打架以后,更让人觉得作品渲染了太多他的文艺少年气,甚至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是稚气。
我是潮汕人,经常去南澳。电影中的南澳,已然不是我熟悉的那个充满人情味和烟火气的南澳。我生活的潮汕,到处充满了情感的羁绊。就算是独自成长,为了活下去,阿耀也应长成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受到街坊邻居的照顾,是类似于《澳门街》中文初哥哥那样的孩子,而不是一个真的完全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仿佛没有任何与过去、与他人有牵绊的孤独少年。这种设定,本身就是为了文艺而设定,只是因为创作者需要他是这样孤独的形象,那就太悬浮了。
台词有博人眼球之嫌,诸如“吴仁腾”,“吴仁耀”,“吴仁爱”的谐音梗,并不好笑,一再强调这样的主题,以凸显阿耀的孤独和可怜,却更显刻意。再如,一些对白,戏剧化的台词风格,也让人跳脱。欢歌和阿耀认识时说的那些对白,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也不会这么说话,这么爱杠又爱耍宝,每一句还都设计在普通观众的笑点上。
片中人物之间并没有紧密的关系,反而有种突兀的陌生感。万梓良客串的大叔,吴彦姝客串的奶奶,沈腾客串的父亲,虽然都是阿耀最亲近的人,但这些老戏骨做托,除了说明阿耀文艺式的孤独,其他作用并不大。就算剧中设定是阿耀自己独自长大,但是他跑过了无数次的南澳山路,翻遍了海滩上螃蟹藏身的石头缝,应该是很熟悉和热爱的,片中却看不出他对这个地方的情感。布景里,阿耀的家,房间和床,都是冷色调的灰和青,物品丢放得散乱随意,没有半分亲近感。这是韩寒作品的特色,主人公们总是潇潇洒洒,去留不定,说走就走。相较之下,我更喜欢南澳岛原有的烟火气和人情味,但那大概是非当地人不能体会到的民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