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军师联盟之虎啸龙吟的第九集中,上演了著名的“空城计”,诸葛孔明一张琴,一座空城吓退了率领15万大军的司马懿。虽然结果让后人折服与孔明近乎神一样的运筹帷幄,但电视剧中双方人物对垒的心理刻画过程却异常精彩,让人思考。在司马懿与孔明相见的幻境中,司马懿虽然知道孔明的身后是一座空城,但他仍然犹豫不敢进城,他一直想用功成名就来鼓舞自己,鼓舞自己勇敢一回。就如他所说“我跑过了武帝、文帝,跑不过自己的恐惧”,司马懿实际上是厌恶自己玩弄权谋,左右逢源,为了活命韬光养晦的做派,他也想像韩信,白起这样的人一样慷慨激昂的活一回,即便兔死狗烹,也有万世功业,值了。就像他跟孔明说的一样,“你以为就你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我也可以为了大魏鞠躬尽瘁”。可他终归是普通人,想到自己的孩子、老婆、弟弟都不得善终,最后还是屈从于自己的人性,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放弃建功的机会,最后年轻的司马懿在年迈的自己面前落泪,是不甘,是无奈。一开始司马懿说自己依依东望的是毕其一生的抱负,可面对老年的自己时他又觉得,他的一生最重要的依依东望是时间,是人心。觉得人活着最重要,人一生追求的,是善始善终,平平安安,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固然好,但人死了还有什么意义,还是儿孙绕膝,夫妻恩爱来的实际。司马懿知道自己不能像孔明这样不顾一切,知道自己是个普通人。所以血气方刚的司马懿屈服了,落泪了。这更像是一个普通人的成长心理历程。就像我们二十几岁的时候,总想着人这一生一定要活的精彩绝伦,一定要怀揣远大理想抱负,才不枉此生。当我们历经求学,工作,迈入社会,尝试各种人生挑战机遇的时候,我们充满信心,勇气,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最最厉害的人,虽然会遇到许多坎坷,无奈,委屈,但还是毅然选择做个打不死的小强,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这可能是很多人的成长故事,当然也是自己的故事。不知为什么,在接近人生而立之年的30岁,会有种不一样的心理,突然没了实现抱负的那种强烈愿望。此时虽对生活人生依然有规划,对学习上进有追求,对新事物有好奇,但是在付出没有收获的时候,却不会那么强求。有种尽人事,听天命的感觉。在而立之年的依依东望,感觉少了荷尔蒙似的激情,多了对事情的平淡视之;少了对成功的期盼,多了对失败的宽容。
而立之年没了英雄主义,好好做一个普通人。阳光,温暖,快乐,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