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人原创
首发微信公众号 ID:艺宁的小院
今天腊八节,重庆的乡村下雨了,气温也降了。从昨天的11°降到今天的6°,仿佛气候变化降温了,也在提醒我做腊八粥。
早上从梦里醒来,就想起今天要做腊八粥。早早的起床,简单洗漱一下,把需要的各种豆制品用开水泡半小时。就开始把糯米,红枣,花生,和泡的各种豆,一起放到压力锅里煮。
过了40分钟腊八粥就煮好了,我就开始去揭开,放了两勺白糖,把腊八粥当做早餐吃。每次做美食,最先尝到食物的美味当然是我。
婆婆的儿子在隔壁邻居家干活,我端着一碗腊八粥,一边吃一边去叫他也来吃。
婆婆也起床了,就在房间里转过去转过来,假装在厨房摸索,眼睛又朝着我煮腊八粥的锅看。我忍不住想笑,我说:你也来吃腊八粥吧。
婆婆就从碗柜里拿了一个大碗,舀了满满一碗,坐到堂屋的方桌慢慢吃,昨天凉拌的折耳根和盐须,配上腊八粥正合适。
我问婆婆:好吃吗?婆婆说:好吃。我问婆婆的儿子:好吃吗?他也说:好吃。其实我自己吃起来口感也很好,软糯香甜,又营养。
我一直记得做腊八粥,其实是源于十几年前在浙江上班,那边无论什么节假日,都比较重视。老板给上班的员工都准备了各种节日礼品。
让我记深刻的是,母亲为了照看侄儿,就去做环卫工人。有一天,她开心的回来跟我说:今天还有人给她送腊八粥。我想可能是寺庙还是什么单位出来做的活动。在浙江上班的那些年,经常都会有很多温暖的活动。
我想可能是浙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懂得传承温暖与美好。
感谢那个城市,让我和家人改变了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是,那个城市愿意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无论是外地人、本地人都能接受到改变的机会。
回到重庆都有几年了,我仍然记得这份美好的记忆。今天我也做腊八粥,传递这份美好与温暖给自己和家人吧。
前几天,做了八宝饭,今天又做腊八粥。都是第一次煮,做出来的效果,让我自己都很满意。或许是心情好,状态好,充满爱心的去做食物,做出的食品也没有辜负我的期待。
今天想到在浙江的经历,想到自己和家人在那里努力的改变生活,理解了家人的不容易,也理解了自己的处境。
今年开始写文字之后,用各种方式记录中国的各种节气。有时候用文字记录,有时候用做美食增加记忆,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这几年在乡村生活,做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当然也有做各种美食。有时候也看看,最有影响力的非遗传承人的视频。忽然让我明白,文化传承原来是有各种各样的方式。
比如做工艺品,做美食,文字记录,视频拍摄,这些都是文化传承。终于让我明白,在文化传承方面也大致有了一个方向。
一个人的创造力来源,根本不是身边的人不停说教。而是需要有一个好的状态,首先需要成为自己,和一个不被攻击不被破坏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