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期间如何正确的喝水

辟谷期间应尽量多喝水,这样有利于排毒。辟谷时身体排毒主要通过排便、汗液、唾液、泪液等途径,所以,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但是一定要喝温开水、温开水、温开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从养生的角度讲,常喝冷水会伤耗身体阳气。一杯冷水下肚,首先要消耗人体阳气把它转换为40°左右的温水,然后才能进入吸收过程。如果本来是阳虚体质,喝冷水会加重虚症。

中医讲:脾主运化,脾是靠阳气来把水谷精微转化为五脏六腑需要的营养;胃是靠阳气来进行蠕动。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平时我们冷水喝下去,胃的蠕动速度马上会变慢,就好比正烧着好好的火堆,一盆水泼下去,一下就熄灭,得重新点火。因此,即使不辟谷,也尽量不喝冷水。

那么,辟谷期间到底喝多少水才合适呢?

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无法量化。总体把握一个原则:补充及时,饮水适量,喝着舒服。一是感到渴了马上喝,不要等渴极了再喝;二是喝的时候不要过猛,小口徐徐咽下;三是不要过量,喝到胃胀难受。每次喝水150ml—200ml即可!

水喝多了超出了消化限度,易生变痰湿或湿热。唐代大医孙思邈《千金要方》曰:“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饥食过多则结积,渴饮过多则痰癖也”。意思是:不要等到非常饥时再吃,吃不可过饱;不要等到很渴时再喝,喝不可过多。极饥时吃得过多,就会形成结积;极渴时喝得过多,就能造成痰癖。

老话说:小口为品,大口为饮,舒缓从容才是养神、养生之道。所以,喝水时要小口喝,这样便于机体吸收,也不至过量。明代医家龚廷贤说:“口渴不大饮”,总归要徐徐呷饮,让所喝之水润物无声,滋生气血。否则水液穿肠入血,未及化生,变成痰饮、痰湿、湿热。

总之,辟谷期间要喝温开水,不要过量饮水,最重要的一点是别忘了做辟谷秘要。

另外如果辟谷期间口干,这里就可以采用“叩齿吞津”。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唾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氨基酸、各种酶和维生素等,这些物质能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功能。

早晨醒来后,先不说话,心静神凝,摒弃杂念,全身放松,口唇微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地互相轻轻叩击,次数不限,一般以36的倍数为佳。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到牙齿,引起头疼或牙疼。

之后将舌头沿着牙龈外侧在嘴唇里转,顺时针旋转36次,待口中津液越聚越多,达到满口的时候,再将口中的津液分为三口,缓缓地咽下,以意念将之送入小腹。

除了早上练习外,白天任何感觉口渴又不想喝水时都可以采用此法“解渴”。

“叩齿吞津”除了生津的作用外,还有健脾、补肾、强骨益脑、聪耳明目、美颜荣发等功效。

叩齿吞津和小口喝水的方法不仅适用辟谷期间,作为日常养生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修持辟谷,一定要有专门的老师在旁指导观察,不能一人独自盲练。如果盲练可能就不是养生,而是伤生了。

友情提醒:

辟谷不是简单的断食或者挨饿,普通人不懂得方法,容易伤到肠胃或肝胆肾。切记不可擅自练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