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知:
今天看到了杨帅的女儿Mia,她现在2岁2个月,从她出生那天起,爸爸杨帅就每天跟小mia说英文和法语,而妈妈就跟小mia说中文和日语。到现在,2年2个月过去了,她中文中会说的所有日常生活中的词都可以用英文、日语、法语说出来。
小mia能够在这么小的时候轻松的掌握4种不同的语言,是因为父母都精通这些语言。父母在日常陪伴她的时候能够自然而然的运用这些语言与她沟通,小孩子的镜像神经元就启动了,学习也就如流水一样自然的发生了。
另一个例子,我的前领导庄重,他从儿子庄为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每晚给孩子读半小时的书。孩子现在10岁了,阅读量和逻辑思维方式已经远超同龄人。庄为小朋友在小学两年级的课堂上写作文,是一篇叫“毛毛虫变蝴蝶”的文章。庄为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毛毛虫经过不断努力,没有成为蝴蝶,但我们不能否定毛毛虫曾经的努力。努力了,成功了,这是运气好。努力了没有成功,这也是生活。”这个7岁的小孩子怎么能写出这样有辩证思维的文字呢?
他的爸爸庄重在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就给他读了《老人与海》,所以孩子就明白老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打到这辈子最大的一条鱼。在回程的时候,这条大鱼被鲨鱼给吃掉了,这个老人只带回了骨头。当时爸爸就跟儿子说:“这也说明了老人曾经的努力和奋斗,没有人能否认这一切,这个世界他是来过的。”通过阅读这样的经典名著,孩子就在心中种下了种子。
从这两个孩子所呈现的样子,我感悟:
1)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我想要自己未来的孩子长成什么样子,拥有什么样的技能,自己也要拥有那个样子,拥有那个技能。比如,我想在自己的家庭中创造多语言的氛围,自己除了英文之外,也要再熟练掌握另一门语言:西班牙语。我想要让孩子从小阅读,自己也要做到每天阅读高质量的书籍,给孩子做榜样。
2)父母的技能和认知是孩子的起跑线。我现在每学习一门新的技能、每多读一本好书,都是在帮助孩子提前ta的起跑线。
打卡:day9
码字: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