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莲之死,是金瓶梅中,中前段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如何一步步达到了她的人生巅峰,又迅速死亡的过程,看起来似乎是个宿命,但在我看来,这却是“恶”的结果,而造成这个恶的原因是如此复杂,如此的震撼人心。
红楼梦前80回中,描写人物悲剧死亡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金钏和晴雯,他们死亡的原因从表面看来是王夫人直接或者间接造成的,往深里追究,大概会看到在那个社会中的无法舒展的个性和女性的悲剧,金钏和贾宝玉玩笑,被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看到了,她以一个主人和母亲的立场,不能容忍儿子被勾引,发怒把金钏撵了出去,金钏一方面不堪其辱,一方面也是自证清白,跳井自杀;这大概是一个青少年被成人世界误解后的被剥夺自尊后的毁灭;
晴雯的悲剧稍微复杂一点,是王夫人受了谗言,认为晴雯妖媚教坏了她的宝贝儿子,在晴雯病中撵了出去,晴雯连病带气也死了,仍然是死于被剥夺的自尊和清白;除了王夫人之外,造成晴雯之死的因素也有给王夫人进谗言的几个老婆子,也是因为晴雯平时太过锋芒毕露而得罪的,晴雯死于自身的骄傲和不妥协。
然而比起宋慧莲之死,金钏和晴雯的悲剧就太过戏剧和故事层面了,宋慧莲的故事,像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故事,作者在描述的过程中,并不考虑人性中的尊严和美好的部分,也不申诉什么,那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似乎从来没存在过。
兰陵笑笑生讲述故事是极其冷静,甚至是残忍的。
宋慧莲最初被西门庆看中,勾搭成奸,受到抬举,已是一个24岁的人妇了,是低阶层奴仆的媳妇,她不可能像金钏和晴雯一样需要自尊和清白,她自己作为西门庆的情妇,并非要得到爱情,甚至她都并没有想挣得一个妾的地位,她的淫,她的欲,她的虚荣,无非是布料、首饰、银子、甚至是给丈夫安排好差事,一点点物质上的改善,然后,她或者这些好处的同时,偶尔会忘乎所以了,她炫耀自己比潘金莲还小的脚,她忘记了自己的奴才身份和惠祥媳妇对骂,她蹬鼻子上脸的那种小人得志的张狂,在作者描写出来,可怜又可恨。宋慧莲的故事的最高潮是一个元宵节的夜晚,在这个夜晚,宋慧莲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峰,在火树银花的上元夜灯夜,她脚踩两双鞋,在珠环玉翠的富家夫人群里,顾盼生姿,乔模乔样,甚至撩拨陈经济,有那么一刻,她感受到了自由和体面。这个卑微的女人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像是一种微醺的醉感。
接下来,她就开始堕入深渊。
造成宋慧莲的死因是多方面的,故事的每一个细节,每个人物都对她的死作出了贡献。
这些细碎的故事,对话,共同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从表面看来,潘金莲是促成宋慧莲之死的主线,潘金莲因为嫉妒,向西门庆进谗言,以让西门庆长期占有宋慧莲为理由,让西门庆设计将宋慧莲的丈夫以反主的窃贼被抓,然后被判流放,这个结果完全超出了宋慧莲的预期。从这个情节看,宋慧莲基本上是无法与潘金莲斗的,她的能力和段位都太低了。
后来有人有意泄漏了宋慧莲的丈夫被抓起来的信息,造成了宋慧莲的崩溃,上吊自杀,然而被救下。
后来孙雪娥又进一步侮辱宋慧莲,让宋慧莲自杀身亡;孙雪娥之所以恨宋慧莲,是因为她和宋慧莲的丈夫也有奸情。
而孟玉楼和月娘,都是由于宋慧莲受宠得意后,自己判断并处理好几个女人之间的关系,造成她们对她的不同情。
我们发现,所有的人都参与了宋慧莲的死亡。而其中最大的推手,其实并不是潘金莲,而是宋慧莲自己。
你无法想象,一个什么样的作者,会有这样的笔法,描画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恶和寻欢作乐的同时,在纸张背后藏的那种冷笑,读来令人后背发凉。
这个故事是金瓶梅这本书的第一个高潮,在铺陈了二十几回的喧哗热闹之后,展露出来的第一个丰富的悲剧故事,之前武大郎和花子虚之死大概是为凑齐主人公而设定的情节,也许是恶,但是更多是剧情推动,也不够丰富,然后宋慧莲之死,是作者从各个角度仔仔细细的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小人物的悲剧,这个故事,在读者20岁,30岁,40岁的不同年纪,会产生不同的感悟。
宋慧莲的死亡,不过是小人物的灰飞烟灭而已,西门庆甚至连一秒钟的悲伤都不会给她,那些造成了她的悲剧的人,更不自知,也不会忏悔,不会被惩罚。
这个悲剧的上演,作者给我们呈现出来的人性,是如此冷漠,每个人都被被裹挟在尘世中,挣扎和堕落,你无意中加诸于别人身上的善或恶,以及别人加诸于你身上的善和恶,不过是匆匆幻想,终究都失去意义。
然后,在恶行成的那一刻,你是否意识到了恶的种子?说出的话,是否需要再三掂量?
你同情宋慧莲吗?她是自掘坟墓吗?在她感到绝望的时候,你会安慰她吗?还是觉得她活该?你会是宋慧莲吗?你努力追求的那个东西,一点虚荣,一点钱财,一点脸面,要来干嘛?你承担的起吗?
这大概就是宿命,有的人为了得到一点点东西而丢掉了尊严,丢掉了性命,是因为她的生命承受不了,她不配拥有更多了,再多就走向灭亡了。
宿命,是我们安于现状的一个很好的借口,宿命告诉我们,别去追求,因为你未必承受的住这个代价。
世人评说金瓶梅的时候,常以怜悯之心为警示之言,然而,即便是菩萨心肠,你读到宋慧莲死前的绝望时,会如何安慰她,给她活下去的理由,给她活下去的方式,菩萨,又是如何渡众生的苦?
我看不到作者的悲悯,只是感受到作者对于尘世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