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说妈妈女儿8岁,戴了矫正视力的眼镜,然后说同学笑话她。
第一步,跟孩子情景回放,澄清一个事实,是同学嘲笑他,还是他觉得或者是他认为同学嘲笑他。
妈妈说是她认为同学嘲笑他。
第二步,看清一个事实,他自己本身就不愿意戴,或者她觉得自己戴着眼镜不好看。这是孩子的认知。
妈妈说他自己不愿意带。
小女孩自己连线。
你给阿姨说说你在学校戴眼镜的事呗?
我带着眼镜同学都不认识我啦!
是吗,你戴上眼镜同学就不认识你啦?
是啊,他们都不认识我啦!
你戴上眼镜同学都不认识你啦,那么有没有其他同学换个发型同学们都不认识他了?
有,换个新书包就不认识啦!
真有意思,换个书包就不认识啦!
第三步,泛化。不仅仅是你自己戴眼镜同学不认识你了,其他同学做一个其他的改变也会不认识。
我的好朋友也戴眼镜。
你的好朋友不戴眼镜你喜欢不喜欢她?
喜欢!
他带上眼镜你还喜欢不喜欢他?
喜欢!
你看阿姨,带着眼镜,你喜不喜欢阿姨?
喜欢!
那么阿姨把眼睛摘掉,你还喜欢不喜欢?
喜欢!
你不带眼镜,你的好朋友喜不喜欢你?
喜欢!
你带上眼镜,你的好朋友还喜不喜欢你?
喜欢!
是啊,你看宝贝,你的好朋友带不带眼睛你都喜欢,阿姨带不带眼镜你都喜欢,你带不带眼镜好朋友都喜欢你,是不是?
是啊!
所以喜不喜欢一个人跟带不带眼镜没有关系,对不对?
嗯!
第四步,眼镜和人分离。别人喜欢的是你,跟带不带眼镜没有关系。
你猜猜,阿姨为什么戴眼镜啊?
因为不戴眼镜看不清东西!
是啊!那么你戴眼镜是不是看东西更清楚了?
是啊!
所以我们戴眼镜对不对?
对!
第五步,戴眼镜最重要的是自己看得更清楚了。
你在学校有好朋友吗?
有,我们班有81个人,我有二十多个好朋友。
哇,你有那么多好朋友呀,他们叫什么名字呀?
那么多,都要说呀?
你想到谁就说谁。
......
老师我不明白一个问题,我周围怎么都是男生啊!
.....
第六步,跟孩子闲聊,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听孩子说不给孩子解决问题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