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移动止损?】
定义很简单:有了盈利,马上移到成本价。
出于保本第一、盈利次之的原则,有了盈利之后,将止损位移动到成本价,以最坏的结局保本出场,这个思路是不错的,但是里面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首先,每次入仓后,初始的止损是很客观的,依据技术分析;不过移损至成本就带有主观色彩,毕竟没有依据技术分析,而是依据心理影响。
其次,尽快移至成本并不是指刚有了几点的利润就移损了,否则大都是来回扫。尽快但是要“适当”,当市场走了一段盈利,或者小周期又再次回档,你就可以考虑移损了。
第三,虽然移损至成本很主观,初始的止损是很客观的,可是,市场尊重我们吗?在大量的无序震荡中,所有的形态毫无规律可言。移损至成本价结果被扫,行情回头,还有再次入场的机会,但这是最坏的情况吗?你们是否曾经体会过连续8次被打小周期止损,将单边利润一扫而空?这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不幸状况。基于这一点,将止损位移动到成本价,本身是没问题的。
第四,如果不能及时移损,系统就必须要能顶过最坏的情况。你尊重市场,结果它让你连亏十笔。在大趋势中市场是有规律的,道氏波浪一大堆,可是没趋势的时候呢?市场还尊重你吗?比如,有了一定浮盈后,你第一次推损,应该等见到价格过了最近一个支撑/阻力后,才可以马上将止损位移动到成本价,最起码也得等看到价格过了最近一个小级别支撑/阻力再推止损,否则很容易会被扫出来成为旁观者。
【把握移动止损的“适当”】
对于移动止损,关键在于“尽快”但要“适当”,具体的方法因人因系统而异,但是务必不要模棱两可,哪怕赔钱了,也要坚定自己的内心,赔钱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所适从的感觉会不断冲击我们自以为坚韧的意志。
科学的“适当”是多大?这本质上就是赔率和胜率的平衡。比如日周期出场,30分钟K线入场,这样的话就保证了赔率小(也就是盈亏比),同时胜率也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40%~50%左右);但如果日线出场,而用5分钟入场的话,赔率是有了更高的保证,但是成功率大大降低,可能只有10%甚至更低。
所以,每个人的风险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尽相同,掌握好自己交易的“度”是关键。一位著名交易员说过:“我的交易中,95%的利润来自我5%的交易,其余的单子都是小亏小赚。”这就是他的“适当”。所以哪怕移动止损后,即使止损多次,但只要其中有一两笔抓住了趋势,则盈利足矣。
确定好你的“适当”,这属于你自身的交易系统范畴,做好基本的管理和心理控制,剩下来就是放单子自己跑了,跑到哪里算哪里,只要不碰止损(止盈)就继续跑。此外,和移动止损类似的是:如果进场之后没有迅速盈利,那么你的单子大概率是错误的。一张正确的单子,应该是正确的方向和正确的点位,这两点缺一不可。
交易其实并不复杂,形成成熟的交易系统后,你还需要足够的经验和自制力,不必费力劳神去预测、去分析,有信号就做单,没信号就等待,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
但是,如果你没到达一定境界,交易又不简单,你不知道的东西很多。可能你看到的和那些有大量盘面经验的老手是一样的,甚至结论都相同,但是你只是转了一个弯,他却转了十个弯。虽说大道至简,但也必须要经过由繁入简的过程,你看到的简单只是单纯,老手看到的简单却是精髓,本质上并不是同一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