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清晨对你自己说:我将要遇到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狂妄无礼的人,欺骗的人,嫉妒的人,孤傲的人。他们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不能分辨善与恶。
这是《沉思录》卷二的第一节,也是本书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之一。我们时而是遇到不能分辨善与恶的人,时而也可能就是书中所指的不能分辨善与恶的人。那么这就涉及几个个问题,如何分辨善与恶,善与恶的界限在哪里。比如一个世界难题,假如老师的孩子和学生同时掉进水里,老师只能凭借一己之力挽救一个人,那么她该救谁?救了自己的孩子是善,同时没救自己的学生又是恶。如果善恶是相对且按实际情况来看的,那么有绝对的善和恶吗? 此外延展一个问题,人类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呢?以上是我对这几句话的几点思考。
一切感官方面的事物,尤其是那些用快感诱惑我们的,或用苦痛威吓我们的,或被虚荣所艳羡的,是多么无价值,可鄙,龌龊,短暂,无实,这都是我们应该运用智慧加以体认的。
此句摘自《沉思录》卷二的第十二节,感官享受,快感诱惑,虽会使得我们收获快乐,但我愿意把他们归类为低级快乐,与高级快乐相比缺乏内心的丰富充盈,自然也是斯多葛派所不推崇的。
要记取,一切事物均取决于我们的看法。犬儒派的蒙尼摩斯所说的这句话,其意义是明显的,其效用亦是很明显的,如果我们在合理范围之内诘取其精华。
此句摘自《沉思录》卷二第十五节,一切事物均取决于我们的看法这句话,类似于影响我们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的看法。这句话涉及几个问题,首先事物就一定是客观的吗?我们以什么途径手段获知的事物?其次我们所了解的事物是事物的全貌吗?或者可以说我们能了解到事物的全貌吗?最后这个一切事物是否太绝对了呢,和后面所提的合理范围内是否矛盾呢?什么时候我们应该以事物本身什么时候是取决于自己对此事的看法?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斯多葛派是继承和发扬了犬儒学派的思想。其中
斯多葛主义摒弃了犬儒派的禁欲主义:斯多葛学派偏爱的生活方式虽然简单,却是接纳物质享受的。斯多葛学派为了捍卫他们对禁欲主义的摒弃,争辩说,如果他们像犬儒派一样避免这些“好事物”,那就证明了这些事物真的是好的——是一些如果不从眼前藏起来他们就会渴望的事物。无论碰到什么可以获得的“好事物”,斯多葛学派都会享受,但是即便这样做时,他们也准备着让自己放弃这些事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