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篇》第9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译文:“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聪明,通过学习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就是下等的愚民。”
钱穆先生说:“生来就知道的,那是最上等。学了才知道的,那是次一等。经历困境后才知要学的,又次了一等。若经了困,仍不学,那就只算是下等了。”
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把《四库全书》读完了。弘一大师说,马一浮先生,假设他一出生就开始读书,每天读五本,读到他死,还读不完他所读完的书的五分之一,什么道理?那或许就是生而知之者吧。按佛家的讲法,因为他前世把书都读完了,今世只是来温习的,所以他一生下来什么都知道。清朝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曾写到“书到今生读已迟”,说的是宋朝大才子黄庭坚前辈系爱读书女子的一段公案。还有关于王阳明的前世原是一名和尚:“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至于真假,见仁见智。
南怀瑾先生注解——这则论语是讲教育与天才的关系,孔子说有些人生而知之,这是天才,上等人。的确有些人生而知之,这一点在中外历史上可看到,大的军事家,并不一定懂兵法,中国历史有一句话,说宋代名将狄青作战,是“暗合兵法”。就是说他并不是习武出身,可是自然有军事天才。
我们今天在讲天赋,这个人好有天赋,不用太多努力就能把一个事情做到极致,或者一碰到一个事情就能做到极致,一定是有天赋,因为他上辈子就是做这个的,还有娱乐圈有一个夸奖人的说法:都是老天在赏饭吃。这个问题又可以上升到心物关系上,哪些强调“心外无物”、“心物一元”、“良知良能”等都在试图诠释这个关系。又上升到哲学高度: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翻译过来就是:“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年幼的孩子,没有不知道要爱他们父母的;长大后,没有不知道要敬重他们兄长的。”大概的意思是什么呢,所谓的良知良能,就是无需学习也无所练习的,就像每个人都有悲悯之心,都有狭义之情一样,对善良的趋同和对恶的憎恨,良知良能学不来也无从学,那我们需要做什么呢,我们需要保护和开发的就是自己的良知良能,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去唤醒每个人最深处的良知良能,找到你上辈子做过的事,找到你的天赋所在,其实,老天给每个人都赏了一碗饭的,很多人终其一生的努力和辛苦都没有找到这碗饭而已,所以才显得疲于奔命,太过心力憔悴。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应该学会静心养心,才能使得自己的天赋所在被唤醒被点燃。
著名学者郦波在接受梁冬【生命·觉者】系列访谈中聊到:17岁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5岁王阳明逃学到于谦庙,写下千古名联: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庙;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吊英贤。16岁王勃写下: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陆九渊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讲得大家痛哭流涕,朱熹起身拜渊,执弟子礼,熹与诸君不忘先生今日言。陆九渊官位不算显要,学术上也无师承,但他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所谓心既是孟子所说的我,认为我生万物生,我死万物死。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形成一个新的学派——“心学”。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陆九渊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由此看来,良知良能、此心同此理同、生而知之皆为同一个意思,今天的时代大洪流下,这些先天的东西早已被冲刷的无影无踪,试问如果没有了这些加持的作用,物,怎么能出得精品,人,怎么能出的了圣人。
刘斐
2019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