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其责任好比“将军”,但因肝脏实质性特征——没有痛觉神经,所以,又被称为“哑巴”器官,正因如此,很多时候,肝脏受损后,身体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时间长了,很容易诱发肝脏病变。
肝脏的作用主要是解毒,并促进毒素排出,而日常吃的食物对肝脏健康有很大影响,主要是食物进入体内,很多种营养素都会经肝脏代谢,进行合成、分解等过程,所以,肝脏也很累。
提醒:4类食物或是肝脏病变“催化剂”,尽量少吃!
食物一:酒
众所周知,大量饮酒会伤肝,影响肝脏功能,甚至诱发肝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酒评定为“一级致癌物”,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进入体内主要经肝脏进行代谢,如果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使肝脏的解毒能力下降,从而损伤肝脏,促使肝脏转氨酶升高,还会增加肝脏病变的几率。
所以,平时一定要控制好酒精的摄入,建议,男性每天酒精量的摄入不超过25g,女性则不要超过15g。
食物二:高油脂食物
现代人们生活水平好了,平时吃的食物中很多都含有较多的油脂,尤其是油炸类食物,这类食物经过高温处理后,不仅含较高的脂肪,还会使热量的摄入超标,促使体重上涨,诱发肥胖、脂肪肝等。
所以,平时饮食上,一定要控制好油脂的摄入,尽量保持清淡饮食,控制食用油的摄入。
食物三:霉变食物
很多中老年人为了节省,家里存放的水果坏了一点,会将坏的部位削掉,把好的部位留下吃,但这种吃法不一定对身体没有危害。坏的部位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成分,这是一种具有致癌性的物质,对肝脏的伤害非常大,摄入一定量后,会引起肝细胞损伤,从而诱发病变。
除了水果外,还有坚果、食用油、粮食等,都容易霉变,一旦发现食物霉变,最好及时丢掉,不要再吃了。
食物四:烧焦类食物
现代人们的口味变得越来越丰富,很多人爱吃烧烤,还有些人喜欢自己在家烤,但食物在烟熏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没有把握好,很容易使食物烧焦,出现一股焦焦的味道,这样的食物中,可能含有一些有害成分,对身体健康不利,尤其对肝脏。
烧烤中,除了肉类,还有海鲜、动物内脏等,如果烤得太焦,对身体都会有一定的伤害,尽量少吃为好。
肝不好,往往会有7种表现,别忽视!
1,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腻等消化道反应;
2,巩膜发黄,尿液发黄,如浓茶水样;
3,面部皮肤色泽晦暗,干燥、粗糙,呈肝病面容;
4,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
5,腹痛,腹泻;
6,颈部、脸部等处出现蜘蛛痣;
7,喝酒后很容易喝醉。
人到中年,肝脏对身体健康来说非常重要,保护好肝脏,平时管好嘴,尽量不吃伤肝食物,也要少做伤肝行为,如熬夜、生气、久坐不动等,最好每年检查一次肝功能、肝彩超等,及时发现肝脏有问题,能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