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书名,或许很多人都会跟我一样,把他划作是时间管理的范畴了。
但其实这本书,不是鸡汤,不是成功学,没有大道理。而是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自我积累。以一些简单通俗的事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果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从而开启人生的成功旅程。
新年刚过,就已经快到了莺飞草长的三月了。我们每年都绕不开、也还许是标立的大旗,却依旧乐此不疲的一件事也要拿上台面见一见世面了。
制定新年的目标或者工作计划。
我们为什么总是喜欢定计划呢?
制定目标和新年的工作计划我也做了几年了,每一年都会有一些新的想法。
刚开始给自己做这一年的计划,是从别人那里学会的。
那时候感觉,我也应该对自己负责,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告诉我每天该做什么事。
所以,迫不及待地在纸上写下了第一个目标:做一个详细的时间计划。而这个目标,到了年底也终于完成了。
后来慢慢地学会了一些技巧,知道了一些顺手的工具,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就从具化到每周的计划,到现在每年简简单单、随随便便地写下几句话。
给定一个大致的方向,怎样去做,那是以后要考虑的事情。
或许每个人在读书的时代,都或大或小地给自己制定过计划,具体到每天要做几道数学题,背几个英语单词,而那时候的我们也总是会按照计划做的很好。
但是工作之后,却发现:
做计划的时候你有多认真,你就会有多大的反感和情绪去荒废。
这是因为,读书的时候,我们一眼就能够看到整个事件的过程,我们明确知道我们这两个月的计划就是为了期中的试卷能够拿到60分。
而现在,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缺的不是做事的方法和按照计划做下去的决心,缺的是开始去做和坚持下来,靠意志力的坚持是不会长久的。
积累、经验和认知,认知是最容易的,我们总是会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意志力。很多时候或许我们对自己一无所知,我们对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看起来就像一个“醒着的睡着的人”。
有句话说: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三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所以,或许应该着手去做,而不是伏案长书,做一份细致的计划。
管理时间还是管理自己
就好像我们都会在某一时刻突然惊醒一样,总会在一些特定的时候,突然为自己以前虚度的光阴有一些后悔。
当我们在为自己懂事太晚自责的时候,总是会陷入一些“没时间了”或者“时间不够用了”的恐慌,这些恐慌会使我们超乎寻常的勤奋,哪怕只是虚假的做做样子,一样会让我们恨不得废寝忘食。
就好像病了要就医,病久了,就很有可能乱投医。
再怎么忙,也不能压缩睡眠时间,熬一两个晚上也就算了,要是整整熬上一个礼拜,或者长期熬夜,就会身心疲惫,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下降。
能用时间量换来的,是job而不是work,是量与质的区别。
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寻找管理时间的方法,却不自知时间也就是在我们寻找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慢慢地流逝了,一天二十四小时,谁也不多,谁也不少。
书店里那么多书,哪一本才是我们病急乱投医的良药呢?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时间却感觉越来越少。
记得在《4点起床:最养身和高效的时间管理》里面有个观点,一直在刷新着我的认知,4点起床,你就会比别人多拥有一个白天。
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早9晚6,每天8小时制,除了白天就是黑夜。
但是如果你4点起床,把每一天划分为3段,每一段8个小时,4点到12点用来和别人一样的工作,晚上8点到第二天4点用来休息。这样,中午12点到晚上8点这个时间段就是你比别人多出来的时间。
刚到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我的嘴巴张的能塞得下两个鸡蛋。竟然还可以这样偷换概念。
但仔细想一想,好像还挺对,我竟然一时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我们或许没见过这种城市凌晨四点的样子,但我们一定见过午夜12点的生活。我们总是在醉心于领我们上瘾的快生活,总是懒得停下来看一看,想一想。
《把时间当做朋友》中说,一个人的心知是他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也包括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也是我们看待人和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做出的判断和选择。
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而我们也终究要学会,在共同体的社会中,也在自我改变的版本中,能够尽可能地用正确的方式去行走、观察、总结、思考和分享。
一口气吃不了一个胖子
鲁迅说:“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前些年呢,做事比较激进,做什么事情都想马上做好,结果呢,可想而知,总是不尽人如意。后来呢,好像又陷入了另一个极端,总想做自己觉得舒服的事情,跟自己妥协。做事情越来越依赖以往的经验了。
更加让人想不到的是,我竟然把这种状态当做了成熟。一年到头下来,除了每周正常的上班之外,好像没有做过几件让自己感觉这一年没白过的事情。
直到去年,偶尔看了《微习惯》之后,我试了试,给自己定了目标,每天做10个俯卧撑试试。后来觉得10个太多了,我就改成了8个,没想到这件事情,坚持了很久。
反思之后,我发现,我的目标,总是在我的舒适区之内,今天比较累,那做够10个就不做了,如果今天比较轻松,做完了感觉不过瘾,那就多做几个嘛。
我们总是想摆脱舒适区去挑战自我,后来才发现,越挑战,可能就会越陷在自己无能的陷阱里。好像除了工作上那些必须的事情,很多事情都坚持了几天,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人生真的是纠结。
我们习惯性地认为舒适区不好,或者所有的人都告诉你要跳出你的舒适区。但你怎么知道,舒适区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圈。做擅长的事情才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实在不行,你可以在舒适区边缘慢慢试探嘛,不停地扩大你的舒适圈,而不是一下子跳出来,步子不要迈的太大。
积累总是第一位的,很多新的模式总是会在积累到一定的成都才能解锁的,积累和复利是有密切关系的。
缺乏耐心是人类的天性,人的成长,本就是和天性对抗的过程。
坚持21天就能养成的一个习惯,你信吗?我不信,坚持的这21天或许只是靠意志力撑过来的,离养成习惯或者形成肌肉记忆还是有着很遥远的距离。
成功从来都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过去,现在,将来都不是。对年轻人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成长其实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积累。
这本书没有鸡汤,也没有安慰,却能让你在某些时刻,仿佛是在冰天雪地中,从领口灌进了雪疙瘩一样醍醐灌顶。
这也不是一本随便翻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