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能这样活着,这个开头,是学习了罗素的哲理散文《我为什么而活着》之后,布置给学生的一个小练笔。如果让我来回答,我也会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很多问题,确实需要静下心来,仔细地思考梳理一番。
我今年46周岁,处于中年与老年的分水岭。思想和身体都在发生改变,思想在提升,身体在滑坡。人生已过半,再说愿望,有点脱离现实,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愿我能这样活着”这个话题,我要分成两部分来说;一部分,是我已经走过的路,一部分,是我生命的余额。回头看,有遗憾,有不甘,如果可以重新来过,我一定会重新作出以下两个选择。
第一个是,一定要读大学。我觉得,没有大学的人生,是一种缺憾。知识的匮乏、眼界的短浅,都限制了人生的发展。尽管命运垂青于我,给我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工作上,因为专业与认知的不足,对个人的成长与进步,造成很大的障碍。
第二个,找一个彼此“相爱”的伴侣。我走过的弯路让我明白,爱情,不是一个男孩子给你送花送礼物,不是半夜起来给你买奶茶,不是甜言蜜语哄你开心,不是让你变得懒惰和依赖,那是廉价的爱,每个追求你的人都可以做到,但新鲜感退却后不可能长久持续。这不是真正的相爱,只是用手段占有。所谓“相爱”,是有相同的三观,可以给彼此提供价值,事业上一起成长,生活里互相陪伴。跟他在一起,要像两棵并排而立的树,彼此独立而又相依,共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同分享雾霭、流岚、虹霓。
46岁,又是新生的开始。明白青春已逝,余生不长,愈加学会珍惜。岁月赐予我成熟与智慧,让我像河流一样变得宽阔平和,学会接纳,接纳过去的遗憾,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命运好与不好的馈赠。明白了所有的弯路,都是成长,成长就得付出代价。但是以后的路怎么走,我可以自己掌控。
我要永远热爱生活,用一颗热情的心拥抱世界,知世故而不世故。保持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去阅读喜欢的书籍,去接触喜欢的事情,去走未走过的路,看未看过的风景。
工作之外,培养一项属于自己的爱好,并且尽可能在这个领域做到出色。这不仅仅是为退休做准备,这份爱好,可以丰富我的生活,还能让我收获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宽生活的维度。
多和优秀的人打交道,做朋友,提升自己的认知。认知,就是蒙在我眼睛上的罩子。很多时候,做事不利,怨天尤人,归咎于时运不济,其实,是我自己没有打破眼前的障壁,障壁被打破,发现难倒自己的一切原来不过如此。
在经济能力范围之内,善待自己,舍得给自己投资,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去健身,去变美,去旅行,去不断地学习。樊登说:很多人,宁可十几年痛苦地活着,也不愿意奋发图强,用一年的时间改变自己。抖音上,苏敏阿姨离家出走的事迹,被拍成电影《出走的决心》,就是很多像我一样年纪的家庭妇女、最励志的案例。
文化越来越多元的今天,文明越来越进步的今天,观念越来宽容的今天,我们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我赞同佛家一个观点:此生,灵魂只是借用我们的肉体,来这世上体验一番。既然是体验,当然越丰富越好。愿我、也愿你们,抛开枷锁、抛开胆怯。是草,你就迎风舒展,是花,你就尽情绽放,是树,你就笔直挺拔,让自己变得无所畏惧,内心勇敢而强大,去体验独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