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如近期的采访在全网反复播放,其言论令人瞠目结舌,害得我不得不(赶紧蹭热点)研究一下“拍马屁”这件事。
“拍马屁”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说“拍马屁”一词起源于元代,在北方盛产马匹的草原地区,一般百姓人家都会拥有几匹马,以解决行路、运输等问题,牧民们常以养得骏马为荣。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
起初,人们实事求是,好马说好,可是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竟不管别人的马好与坏、强和弱,都一味地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了。于是“拍马屁”一词便用来讽刺那些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讨好别人的行为了。
所以王自如拍董小姐马屁这种事情,自古就有,不新鲜,他既不是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的一个。人们拍马屁到底意欲何为就很值得探究。
拍马屁背后心理和社会学基础
社会交换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际关系中的行为往往是基于互惠互利的考虑。通过拍马屁,个人可能试图获取好处,如晋升机会、更好的工作评价或是某种形式的社会支持。
认同与归属的需求: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有强烈的社会归属和认同需求。通过拍马屁,个人可能试图加强与权力或地位较高者的关系,从而在社会或组织中获得更强的认同感。
自我增强:拍马屁也可能是一种自我增强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提高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尤其是当这种行为得到了正面响应时。
王自如们拍马屁的动机推测
他可能想通过拍马屁来获取直接的利益,比如职位、薪酬的提升或是更多的资源。
融入社会的动力因素?在某些组织文化中,拍马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动力学,作为适应环境和推进个人目标的一部分。
避免职场冲突?在权威和上级面前拍马屁可能是一种避免冲突和保持和谐关系的策略。
王自如拍马屁为什么惹众怒?
怕马屁这这种事情,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大家互相拍拍,都知道怎么回事,不会当真,听一听笑一笑,也就过了。而王自如在一个正式的采访场合,把拍马屁当成了真心话,这让大众的智商受到了一万点暴击,我想看你一个格力渠道改革负责人展现实力,你就这样糊弄我们?
正常人都会生气吧,我心里已经骂N无数次了,唉,被套牢的格力股票要解套遥遥无期啊。王自如真想在拍马屁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建议学习一下正确拍马屁,用在正途上,把格力新渠道业绩搞起来,为股民负责任,将功补过吧。
如何有效拍马屁?
真实性作为前提:虽然拍马屁本身通常涉及一定程度的不真实,但过于夸张或明显虚假的奉承反而可能产生负面效果。维持一定的真实性和诚意是关键。
保持适度的原则:过度的阿谀奉承可能适得其反。掌握适度,确保奉承不显得过分或令人不适。
了解拍马屁对象:了解被奉承者的喜好、价值观和个性,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拍马屁。
恰当的时机选择: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奉承,例如在做出重要决策或取得成就后的奉承可能更加有效。
总的来说,尽管拍马屁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带来短期利益,但长期来看,过分依赖奉承必定会损害个人的信誉和职业发展。希望王自如们好自为之,建立基于真实能力和相互尊重的职业关系才是更为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