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儿子对于周日上午上书法班练习书法的态度不再像之前那么积极了,有点打退堂鼓了,根据我对儿子的了解他应该不是没有兴趣,在他的内心也是想把字练好的,因为他是个对待事情积极认真的孩子,他不会轻言放弃 。我想他应该是处在瓶颈期,书法课对于他来讲没有了新鲜感,感觉练字的水平没有怎么提高,没有成就感。
同时我在想也有可能因为最近周日全家外出活动的安排使得书法课请假次数多了,导致学习书法的积极性有所减弱。这个时候我想起了我丈夫之前的一个建议,把孩子的书法课和练乒乓球的课都可以调到周六的下午(书法课的时间比较灵活,可以有调整)。针对目前这种情况,我觉得应该接受我丈夫的建议,周六下午可以先去练书法,书法课结束正好可以通过练乒乓球锻炼一下身体,并且上书法课的地方和练习乒乓球的地方距离也近,同时希望通过他喜爱的运动来刺激一下他,让他能够坚持学习书法。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准备探探儿子的口风,看看孩子对于把两种课调到一个下午的态度如何。
上周五的傍晚,我和丈夫下班了,儿子也放学回家了,看他悠闲的坐在沙发上,还吃着小零食,我就很随意的叫了儿子的名字,就此拉开我们这次对话的序幕。我说:"明天是周六了又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打乒乓球了。"儿子说:"我那个朋友可不一定会去。"我接着说:"练乒乓球还是坚持得不错的,最近书法课因为有时候全家外出活动就耽误了上课了。"儿子说:"书法课对我平时写字又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帮助,平时做作业写字又不会慢悠悠的写。"我说:"练书法可以帮助你了解字体结构,对你平时写字是有好处的,事情贵在坚持,我觉得爸爸上次的建议不错,可以把书法课和乒乓球课都安排在周六下午。"儿子脸上表露出他的不悦,不情愿的说:"我不喜欢,我不要把两个课放在一个下午上,那是你们的想法。"这就是孩子的成长,他不再是过去那个父母说什么都是对的小朋友,他在长大,他越来越有自己独立的想法。这个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能把音量提高,我们要和孩子平等对话,要和孩子真诚沟通,这样才能拉进和孩子的距离,走近孩子的内心。坐在一旁的丈夫也是心平气和地说:"两种课又不是特别辛苦,也不是费脑力的课,再说两个地方离得近,安排在一个下午上课这样省去在路上的时间,只要接送各一次就好,之前安排在两天接送就有两次,你也要为大人考虑,接送也是辛苦的,尤其是雨天和冬天。"看到孩子的表情有了变化,我也紧随其后 ,说:"做事情不能三分钟热情,贵在坚持,你现在是看到自己练字没有大的进步,练习积极性不高了。你要成看到成效,就需要反复练习的。"丈夫也接着说:"书法家王羲之他成名成家,那都是经过长期的练习才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我也说:"你喜欢乒乓球,你想想那些乒乓球运动员,要得冠军那都是不断努力,不断练习的结果。"丈夫补了一句:"运动员有时候一个上午在练同一个动作,那是很枯燥的。"看到儿子一直在认真听我们说,我趁热打铁说:"运动员也会有想放弃的时候,这个时候教练就会鼓励他(她),让他(她)要坚持。现在爸爸妈妈也希望你能坚持,你坚持下去会看到自己的进步的。"最后儿子答应周六下午上完书法课再去练乒乓球,看看我们的建议是不是更好,我想我和孩子对话的目的达到了,他愿意试一试,这就很好。
通过这一次与儿子的对话,我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我们要学会倾听,要对孩子进行引导。人生好比一场马拉松,在人生的赛道,父母是孩子的教练,我们要走近孩子的内心,做孩子坚强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