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与“高猛帅”,你更喜欢谁?-“小鲜肉”是侮辱性称号?!

现代社会,除男女平等外,另处处体现“女性有理”元素。男性称青春靓丽的女星为“小鲜肉”时,会被认为猥琐而被骂得狗血喷头;而女性称呼青春白嫩男星为“小鲜肉”时,则理直气壮。

有人说,“小鲜肉”起源于韩国,他们称年龄段18-22岁之间长相青春白嫩甚至气质倾向于中性的演艺界男星为“小鲜肉”。随着韩剧(韩流)导入中国,“小鲜肉”称谓随之普及社会。

而我认为,“小鲜肉”最早起源于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东方文化大国--中国。封建社会,“冠玉”称号是“小鲜肉”最早溯源之一,等同于扮相俊美的戏剧中男“角”;气质接近中性的“男角”甚至直接被称之为“佳人”。“冠玉“也好,“佳人”也罢,他们中的“佼佼者”有的幸运地被皇家(女)或者贵族(女)相中,晋升为“男宠”,开启奢靡腐化生活;例如,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

目前,国内娱乐圈占据“小鲜肉”人气榜的分别是吴磊(非国脚武磊)、杨洋、蒋劲夫、柯震东等人。他们靓丽的外表和细腻的演技,迎合了女性观众的感官需求。以上诸星似乎很享受观众称之为“小鲜肉”。

然而,“小鲜肉”们自出道起,就饱受争议,特别是成年男性观众,指责他们尽显阴柔,缺乏阳刚之气。这些观众朋友推崇与小鲜肉年龄、阅历、外形、风格都反其道而行的“老腊肉”,代表人物有张涵予、张嘉译、吴秀波等。

著名表演艺术家、“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认为:“小鲜肉”是侮辱性称号。他呼吁积累文化底蕴,积累生活实践,尽快告别此不雅称号。值得注意的是,蓝天野没有点名“老腊肉”。

我对“小鲜肉”持谨慎中立态度。市场经济下,影视业要谋求生存发展,票房很重要,既然观众对“小鲜肉”有需求,他们的存在就是必然;再者,娱乐圈奉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表演风格并存也合理;当然,我认为凡事不可过度,“小鲜肉”不可泛滥;否则,不利于广大青少年特别是男孩子价值观和气度的养成。男孩嘛,还是要培养其阳刚之气而非中性抑或阴柔之美。

女性有时候就是矛盾的。她们大多数喜欢“小鲜肉”男星,却鲜有人不期望自己的儿子具备“高猛帅”气质。其实,培养男孩阳刚之美,体育运动不可少。踢足球就是不错的选择。拒业内人士称,中国目前常年注册踢球的青少年才1万人;而日本多达200--300万人。差距之大,令人瞠目。

踢足球既能使男孩告别“小鲜肉”气质隐患,又能为中国培养后备人才,何乐而不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