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在哪儿?

终于还是决定做点儿事情,我决定从开始写点儿东西,让文字来聊以慰藉我的内心。

混沌、孤独、无力感、凌乱、迷茫、焦虑、恐惧,无奈词穷,就用这些词来形容我的8012吧。无数次想要拿起心理学书籍,准备自我疗伤,但是,我发现情绪就像毒素,不排,总要在哪儿长个疙瘩,所以,我决定重新拿起笔,写!让情绪毒素从笔尖缓缓流走,让凌乱思维因笔尖而清晰,让生活因笔尖而灵动,不希望身体中那个消极的小人总是在脑子里影响我美好的9012!

我是一名宝妈,家有一个13个月的娃儿。时常会被娃儿从睡梦中惊醒,所以,我经常会有一脸懵逼相并经常处于一个没有状态的状态。

在产假即将结束的前一个星期,我开始焦虑,我担心娃儿:会不会因为妈妈不在身边而感到不安?会不会因为没有跟奶奶建立良好的亲近关系而拒绝喝奶?会不会因为没有及时换尿布而得尿布疹?等等;同时,我更加担心自己:还能不能有心情继续码代码?未来的职场之路要如何继续?工作与家庭如何平衡?等等。想了好多,但还是在产假结束以后,正常上班了。

俗话说:关心则乱。

无论谁带娃儿,我相信作为一个老母亲内心都忐忑的,育儿观念都会在某一时刻剑拔弩张的,所以,那种焦虑一波又一波,有时候压抑的想要躲起来大哭一场,但是,又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是不是太矫情了?我自己跟自己较着劲,始终不能与自己和解。

为了让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看起来稍稍合格那么一点点,我每天早晨把娃儿一天的辅食食村都搭配好,但是,无论起多早,只要娃儿醒着,我到公司都是踏着最后一分钟到公司。那种疲惫,那种紧张,坚持到了娃儿1周岁,实在有些精疲力竭,我发现脾气见长,越发易怒,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去深入思考。直到这个时候,我意识到了问题:我可能需要心理疏导,但是,我不想像一个怨妇一样抱怨,我可能需要稍稍放松下,但是,我还是想把更多的时间陪伴着娃儿! 

我开始思考我所谓的“忙”。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忙”如果拆开来看那是”心亡“,我越忙,反而越心亡,自我迷失,无法享受美好。

白岩松老师曾说: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我想说的是:我们不仅要读,还要写,只有写的时候,你才会更深刻剖析自己的内心。

一年了,”我是谁?我在哪儿?“,迷失了太久。

一年了,让焦虑占据了太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哲学上经常说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是谁,我在哪儿。好像这个问题没有什么确切的答案。 一千个人里面也许就有一千个理解。...
    小久月阅读 3,919评论 0 10
  • 我叫为什么,带着问题来到这个世界,打一出生,身边就有一群人围着我,每个人都在叫我的名字。我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我也...
    yi伊洛言阅读 1,384评论 0 0
  • 马不知蹄急,人不知心乱。看是一片空,谁知有在中。
    毛小亚阅读 760评论 0 0
  •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这是光阴的故事,与你是谁无关,到了被拍死的年龄,坦然接受,何必再苦苦挣扎,消耗...
    周金金阅读 1,74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