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重温这本书,不同的阶段,读书时的立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后的感受也有很大的不同。
这本书的题目有独特的含义。“窗边”这个词给人一种排除在外围,而非主体的感觉。小豆豆在第一所学校因为经常做奇怪的事情而被排斥,后面来到了这所改变她一生的学校—巴学园。学校其实只是客体般的存在,而人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这本书的开头“谨将这本书献给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师”,我的内心有点触动,很好奇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值得学生为他写一本书,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了这本书。
巴学园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我想称它为梦幻中的学校。小林宗作是巴学园的校长,这所学校是他创办的,饱含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巴学园的校门是两棵活的树,而里面的教室是六辆已经不在跑的电车,孩子们在里面上学就好像在旅行一样。他们的午餐需要准备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每天完成教学任务后校长先生会带孩子们去散步、游泳;暑假在礼堂搭帐篷、露营,在九品佛的寺庙里玩游戏,去温泉旅行等等活动,可以看出小林校长热爱自然,并在大自然中教育孩子,他希望孩子们尽可能保持自然的性格。
小林校长尊重、理解每一个孩子。小豆豆来学校的第一天,小林校长耐心地听她讲了四个小时的话;小豆豆的钱包掉进厕所里,拿着舀子在便池里舀了很久,舀出来的东西已堆成一座小山,而校长并不责怪她,而是叫她弄完以后把这些放回去;运动会上,小林校长精心设计让身体特殊的高桥君拿下第一名,消除自卑心理。校长善待每一个孩子,他怎么不让人喜爱呢?
美好的巴学园仅仅存在了九年,巴学园的存在让我想起了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这两个地方存在于世界的边缘,但让我感到美好与善良,它们的结局令人扼腕叹息。我想,美好事物的存在是否都很短暂?也许是的,但文字是永恒的,不管是巴学园还是边城,都已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