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本约了阿汤领课,可内心的紧张与压力如乌云般笼罩心头,抵触情绪在潜意识里疯长。反复纠结后,我果断取消预约,那一刻,内心仿佛有股力量在说:“给自己点温柔吧。”我转而投入墙绳瑜伽的怀抱。瑜伽馆内,晨光洒在窗前,明亮而美好,墙绳静静垂挂,似在等候一场灵魂的洗礼。借助墙绳的辅助,我舒展身心,释放压力,安抚心灵。墙绳的牵引下,身体的每一寸肌肉都在诉说着放松,每一次呼吸都在提醒我聆听内心的声音,那一刻,我明白,生活有时候需要的不是一味地向前冲,而是适时地给自己一点温柔,回归舒适圈,不也是一种洒脱的自我救赎与疗愈吗?生活不必时刻紧绷,适时给自己松绑,才能更好地前行。
下午,我钻进画室,开启四个小时的沉浸之旅。画布上,那未完成的莫奈帆船油画,像是在静静等待我的归来。我手持画笔,专注地在老师指导下作画。画笔在画布间游走,帆船轮廓逐渐清晰,色彩层次分明。这四个小时,仿佛是心灵与画布之间的秘密对话,我全然忘却了外界的喧嚣,只沉浸在对美的追求中。当画作完成大半,那种成就感如夏花般绚烂,绽放在心间。我终于明白,生活中的专注,不仅能带来眼前的成就,更能带给我们内心的满足。
傍晚,我走进宁老师的易经课堂。古老的智慧如一束光,穿透时空的隧道,照亮我前行的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九个字宛如生活的三把钥匙。“见自己”,让我学会在生活的琐碎中寻找自己的价值,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见天地”,让我懂得敬畏自然,敬畏生命,领悟生命的意义;“见众生”,则让我明白理解他人,包容他人,才能收获温暖与和谐。这三把钥匙,为生活点亮明灯。我开始用易经的智慧看待生活,不再为一时的得失而喜悲,不再被外界的喧嚣所左右。我学会了在生活的舞台上,以通透智慧看待生活,以豁达心境面对一切。
在生活的舞台上,平衡是关键。生活不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也不是一场必须赢的战斗,而是一段旅程。
在这段旅程中,我们偶尔需要给自己一点温柔,回归舒适圈,放松身心;我们有时需要专注地投入到自己的热爱中,追求内心的满足;我们更需要从古老的智慧中汲取力量,让生活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加从容。
我努力在专注与平衡间绽放,以易经智慧为指引,让生命在每一个清晨与傍晚,都绽放出最绚烂的色彩。我想,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只要你愿意用心去感受,用心去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