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孩子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他们的十万个为什么里必有一个问题是关于死亡的。
1
昨晚睡前,宝宝摇着我的手问:“妈妈,我可以再听一集故事吗?”
我正色道:“都几点了,明天再听吧,睡晚了对你发育不好。”
孩子突然哭了:“我想……知道妖怪吃了……唐僧是不是……可以长生……不老?”
我擦干他的眼泪,他还是很委屈:“妈妈,我想让家人都能长生不老,都不要死。”
死?我觉得大晚上的谈这个话题不好,想尽快让孩子入睡,可是他翻来覆去,过了很久才进入梦乡。
孩子已经五岁多,他已经不止一次和我谈生死,譬如:
小猫可以多几岁?
小狗呢?
乌龟呢?
我们呢?
……
有时候问题还是会绕到原点,我无法说清楚。我以为孩子只是在外面听到了关于死亡的话题,出于好奇,他很快就会忘记。我甚至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孩子大了自然就明白了死亡,不用多加解释。
直到他开口问奶奶:“奶奶,你会死吗?什么时候死?”他奶奶良久都没有说话话,孩子的问题令老人脸色阴沉,眉头紧拧。
奶奶哪里知道孩子是不想家人离去,她哪里知道孩子睡前都在想办法让家人永生永世的活在世界上,她哪里知道孩子期望我们天天在一起,永不分开。
如果不回答孩子对死亡的疑问,他会一直问下去。而且这个问题无处不在,一直都在。
2
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说过“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眼中看见他自己。”婴童期,父母是孩子的成长范例,父母自己有怎样的关于生命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的也是一样。
《妈妈是超人3》里,邓莎和大大霖子准备螃蟹大餐时,孩子问邓莎螃蟹死了,是去哪里?而邓莎温柔的告诉孩子,螃蟹粑粑麻麻带着螃蟹baby去了更好的地方。
邓莎给孩子的答案是,死亡并不可怕,因为还是继续生活在更好的地方,这是温情式的死亡。
《爸爸去哪儿》刘烨和诺一说的一样:“诺一,你听爸爸讲。人都会有死的一天,以后有一天可能会有这种事情发生的,就是爸爸妈妈可能都不在了……我不希望你伤心,因为这是人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这是正面式死亡,当死亡来临时,不要悲伤,不要失望,因为这是自然规律,这就是生命。
《狮子王》里老狮子和小狮子说自己的祖先:“辛巴,让我来告诉你我的爸爸对我说过的话,仰望天空里的那些星星,它们都是以往最伟大的国王们的化身啊,他们一直守护着我们,无论何时你感到孤独寂寞了,一定要记着那些伟大的国王们会永远在那里指引你,而我也一样……。”
逝去的亲人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还会记得他们的音容笑貌,这就是回忆,也是信仰。
如何回答孩子对死亡的问题,是每一个父母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会伴随我们一生,孩子的一生。
懂得死亡的冰冷,才会珍惜当下的生活,才会热爱有限的生命,才会眷恋这短暂的一生。
就像《活了100万次的猫》中:不喜欢任何人的虎斑猫,在最后一世的命里参透了生命的真谛,这种真理便是热爱生命、热爱家人朋友、甚至弱势群体,这一生远远大于之前的99.9999万次的生命。
认真科学地回答孩子对死亡提出的各种问题,才能让孩子拥有幸福的未来可能。
3
不避讳和孩子谈生死,死亡并不美好,不要让孩子对生死存在童话印象。
试想如果孩子潜意识里认为人死了,其实是人去了另外一个地方,继续过着美好的生活,孩子便以为死亡不可怕。
官方公开报道的一组数据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自杀是中国十五至三十四岁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这残酷的现实不能在延续,孩子们热爱生命,用生命的代价在询问关于死亡的命题,什么是死亡?
我们该如何解答?
如何科学的回答?
如何用孩子可以听得懂的话来说?
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总是做出最为直截了当、简单明了的回答;
在瑞典,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老师就会让他们摸着孕妇的肚子,然后给他们讲人是怎么出生的,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生命;
英语学校为年龄低至11岁的儿童开设内容与死亡有关的课程;
德国的家长与老师们让孩子们直面人生和社会的阴暗面,现场演绎死亡感受死亡气氛;
……
台湾高雄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先生,她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一文中指出: 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因此她认为,幼儿死亡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书中根据不同年龄给了:婴幼儿期间(0-4岁),用比喻法解释;幼儿园期间(4-7岁),死亡教育能提高危险认知的能力;上了小学的孩子(7-13岁),教育Ta们用科学的方法看待问题。”
我们可以如何来做是一个值得不断重复实践和完善的过程。
我们可以陪孩子读读绘本,从中思考问题;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听听故事,从中引发联想;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去体验生活的点点滴滴。
因为孩子是热爱生命的,他对生命,对周围,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我们要允许他的好奇,并通过生活去回复他的好奇。
在人生这条路上,我们是孩子的前半生,孩子是我们的后半生,愿我们都能珍惜这一生,愿这完整的一生有我们和孩子最走心的对话,最温暖的互动,最美好的回忆,最坦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