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了母亲,我觉察到一个状态,那就是一个母亲很容易活在期盼里。怀孕的时候,盼望着孩子出生;孩子出生后,盼望着孩子会抬头;会走路了,盼望着孩子能说话;能说话的时候,盼望着孩子能去幼儿园……,从那以后,我们似乎开始不断的去希冀和盼望,孩子谈恋爱,结婚,生子……。
母亲的盼望,似乎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而我看到了的一种不能享受当下状态的未来心。这颗未来心,被未来的每一种可能性所牵绊,因其喜、怒、哀、乐。
而母亲只是所有生活面相中的一个缩影。我们每一个期盼,都带着些许对现实的不如意。一个每天忙于工作的人,期盼着当年的假期去哪里旅游,希望可以给自己的心放个假;而常年奔波在外的人,却是期盼着假期可以回去陪陪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就像现在被疫情困在家里不能出门的人,唯一的希望可能就是可以去外面自由自在的走路,聊天,握手和拥抱。我们每一个期盼的心,都是一颗没有在当下的心。
记得去年我上了很多课,道德经,奇门遁甲,五行能量学,冥想打坐等等,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期待留给了这些课堂。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寄托给了这些课堂。然而,这些课堂的确给了一个明确的答复,那就是没有任何一个老师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寄托,往往会让我们落空。一个母亲会认为孩子不结婚,此生会不快乐。那么,就是把孩子的幸福寄托给了婚姻。而现实中,孩子要么就迟迟不结婚,要么就是在婚姻里过得鸡毛满地。
最近云城演讲选区长,大家都热烈的讨论和关注竞选的结果,竞选者的心被选举的结果牵动着。然而,结果如何并不重要。任何一件事的结果都是由我们当下的每一个行为创造的。竞选前那个当下100%的准备,竞选过程中100%的热情和信心,竞选后100%的放手,因为在这个结果前面,自己已经100%的参与了,所以结果是什么,并不影响我们100%参与中所带来的成长和收获。如果选上了,我们的未来,不会因为区长这一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会因为,作为区长,每一个需要参与的事情,是否我们用100%的热情和激情,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去参与。
放下对未来的期待,放下这颗寄托于未来的心,去觉察每一个自己当下的状态。只有当下你是,未来你才是。这就是你是你所是。所以,让自己梦想成真的从来不是寄托,而是自己已经拥有并成为那个“梦想成真”后的存在状态。
那我们就享受当下,静待花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