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习俗
22小教文1 鄢晨希 2022404001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万物复苏。自古以来,清明时节都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风俗,所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这样的习俗:在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也是人们最忙的季节。农谚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清明节前后都有雨水增加的趋势,这对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清明前后也是踏青的好时候,人们不仅白天去踏青,夜间还会在梦中去追逐游乐。
清明节是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最热闹的祭祀节日之一。祭祖与扫墓一直是清明节活动的两大主题。
清明祭祖与扫墓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开始了。据有关资料介绍,古代清明祭祖与扫墓的风俗很多。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之推时说:“若作和服之士兮,坐介子推之位”。说明当时已有穿介之推服装、坐其座位的风俗了。而在我国北方一些地方一直到唐代仍有清明扫墓习俗:《北史》卷七《魏书·崔浩传》载:“(崔浩)每岁春秋两季皆往北郊(今北京市)祭扫祖墓、焚香致敬”。
古代清明扫墓不仅仅是纪念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而且还有祭祀天地、祭祖敬神等一些综合活动。
在我国古代对清明祭祖与扫墓的时间也有许多记载:《夏小正》:“四月中……先帝死曰清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寒食后四日为清明”;《岁时百问》引《风俗通》:“清明日为寒食”;《帝京景物略》:“二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箧者,提壶携箸者,拥墓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