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的问题反映了家庭教育背后的问题
放假前,由于我发现给我班这些问题学生们写评语有点犯难。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进行鼓励。我向有经验的老师们学习,让学生们先做自我评价,有哪些优缺点,有什么学习的动力等,我可以根据学生写的,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价,有什么动力,看有没有培养价值。
可是,我看过学生的评价后,有一位学生写的是自己内心的表达,并没有按要求写。他成绩还是比较好的,他写的东西,言语中透露出逆反,严重的叛逆,无情,心态不好,心理不健康,有问题等,谁管他,他烦谁讨厌谁!还有反映出他特别想玩手机,即时满足的心理。真没想到,在我这班里,成绩算是比较好的了,竟有如此心理。本来不在我这个班的,听家人说,他在B部跟不上才来C部的,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其他班都满了,才来我这个班的。刚开始我也没拿成绩当回事,没过多考虑,先给学生加油鼓劲,提高自信等!那位学生也比较老实,也没过多过问。没有想到,带他一学期了,思想格局还那么小,境界还那么低,心智模式还如此之低,象个小学生。我当时收上来,查看一下,那位学生先交的,我看了,有点不知该如何是好!其实,给他的评语已经写好了。他竟然写出这样的话,我要是看到后再写,就可能不会给他写那么好,如此,也只能这样了。但是他这样如此的不健康心理,需要及时进行干预,此种心理简直糟糕透了,我作为班主任,需要作出让他改变的行动。看后心里特难受!但我还要抓紧时间给其他学生用心写评语,没时间找他谈话,弄清情况。我想装作不知道。给学生写好评语,发下去之后,恰好到放学时候,我还有其他事要处理,就没有找那学生谈话。但在我心中成了一块心病。大过年的,该怎么做更好呢?我作为班主任知道了情况,应该告知家长,让家长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昨天,我仔细分析了那学生所反映的问题,越想越后怕,我睡觉前翻来覆去地想那问题,睡醒了也在想。纠结难受。我给家长发去信息,让家长有时间给我打个电话,告诉她小孩的情况,给她分析一下,看看怎么办吧!
可是,早上八点多点给家长发信息,到中午也没有反应,我买菜也没有信息,给打电话也没人接,真是,她们那么忙吗?我那么着急,弄得我心情不好,大过年的,也不推呀,必须让家长知道,这是她家庭教育出了问题!需要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有些不奈烦了,非常生气,就拿出手机,找到那学生写的纸条,拍照给家长发过去,家长立马打过来电话,我没有好气的说了家长一通,说出问题的严重性。向她了解情况。问小孩在家的表现怎么样?她说,很不好。我说,在家你是如何教育的等问题。她说,他总拿考上不错大学的两个堂哥与他作比较,我说这样说不太好,不能总拿他与其他人作比较,要求太高,让他产生非常强烈的反感,甚至厌学,对让他好好学习的人都非常排斥,甚至产生敌对,认识有些偏激,不知感恩,甚至无情。告诉家长,要想办法给他谈谈,甚至找心理医生疏导一下,不然会更严重。对这样的学生,简直让我们作老师的无语,我们班的差生都转变好了。本来认为没有问题的学生,能听得懂话的学生却有存在这样的问题,想想很可怕。所以再三考虑,还是尽快告知家长。起码让我的心得以释放了,好受些。并且我告诉家长,这样的学生成绩再好,我也不太在意,我希望最好能转其他班里去,我可能带不好,一学期也没能感化到他,竟写出这样的话,写出冰冷的文字,无感恩之心,显得特别自私和无情,哪有如此这样的学生,让人心寒!
唉!教育学生教育孩子,都要注意方式方法,孩子的想法有时太幼稚,贪玩,特别是喜欢看手机,处在这样的一个信息时代,又不能不接触手机。不能完全控制不让孩子玩手机,也不能无限制的让孩子掌控手机,学生自控能力,需要家长监督,与孩子达成共识,要把握一个度。放假了,可以让孩子适当地玩玩,看看手机。不能过多打游戏,要学会用手机,而不是被手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