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孔子说:“书本上的学问,大约我同别人差不多。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成功。”)孔子强调“敏于行”“敏于事”,认为“力行近乎仁”。在他看来,人要身体力行做一个君子,竭力实践、勉力而行,就是接近于仁的美好品质。
行是什么?行就是实践,笃行就是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去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在《尚书·周书》里,周成王说“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告诉你们大家,要想建立大的功业,一定要立大的志向;要想成就大的事业,一定要下功夫,一定要勤奋,要勤勉。
《老子》告诫人们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中庸》也说:“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行动起来,坚持下去,“择善固执”,“至诚无息”,才是人生正途。只有从点滴做起,从脚下开始,由浅而深,躬身实践,才能到达目标。
《荀子·修身》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认为,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可不是容易的事。这就如同走路,路程即使很近,不走也不会到达目的地;这就如同做事,事情即使很小,不做也不会成功。又说:“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依法度行事,把礼法贯彻到自己的实践中,这是士人;具有坚定意志并能亲身实践、孜孜不倦的人,这是君子;敏捷明智并坚持不懈践行真理的人,这是圣人。荀子反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劝学篇》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儒效篇》说“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说的都是关于行动的道理。不从点滴做起,就无从谈论成功。
《荀子·儒效》又说:“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山再高,也是一抔土一抔土累积而成的;水再深,也是一滴水一滴水汇集而成的。《战国策·秦策》说:“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你走一百里,走到九十里,才走了一半,最后十里很困难。为什么?劳累了,坚持的时间太久了,付出的劳动太多了,虽然目的在前面,但是你松懈了,所有的努力白费了。
笃行是一种对价值观念的忠诚和践行,是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这意味着对知识和观点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表态或理论的支持上,而是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的行动去证明和体现。它反映了一个人对责任、诚信和正直的承诺,以及对所从事领域的专注和奉献。
《孟子》有言“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认为,通过坚持不懈的修养功夫,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尧、舜这般的圣人。《诗经》讲:“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说君子的人格的修养过程就像加工骨器,切过之后要不断地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之后还要磨。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仅要有高尚的意识,而且要把这种意识化为行动,做“躬行君子”。朱熹主张“格物穷理”,反映在知行修养上就是强调要在各种人事活动特别是人伦中践理,做到真知真行。即所谓:“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