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刚刚过去的新年,除了收获各种祝福和笑脸之外,是不是还有另一个收获?
对,就是体重。
离过完正月勉强还有半个月,咱再蹭个热度,说说与年有关的话题。
回顾一下,过年的情绪,大概是从临近腊月的时候被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我记得有一年,大概是十一月的时候,跟同事坐着聊天,他说:不知道为啥,每年到快过年的时候,明明知道一堆事,就是啥也不想干。我听后一惊:怎么好象自己心里的想法被说中了呢?
现在想来,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就隐隐有了对于过年的莫名焦虑,盼望着年的快速到来,又不喜欢过年前的那一段时间。因为,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还记得有一年,年三十上午还在工作,要账要到腊月二十九。年三十下午,唯一的想法就是啥也不干,啥也不想,傻傻地等着过年。
真的没有哪一个理由能象过年一样,正大光明地把手头的事情都停下来。所以,对于年的盼望,也许真的是想停一停。
年前的日子有多漫长,过年的速度就有多快,一边说着串亲戚很烦人,一边乐此不疲。自从过了初一,一天一天快速滑过,直到听说高速免费要到期了。很多人就知道该踏上返程的路。这个返程,不仅仅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休假到工作,还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从一种心境到另一种心境。
虽然,现代生活带给我们更多的过年选择,不再拘泥于回乡团聚。虽然,我们嘴里一直嚷嚷着年味儿淡了,也没有听谁说可以完全不过。那么,对于过年,过的到底是什么?心里盼着的又是什么?
有一个现象或许可以关注:年后转行或者是跳槽的几率最高。
为什么过了一个年,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在过年这个期间,心里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过年,是多数人深沉叩问内心,再次确认对生活目标设定和探寻答案的过程。
过年,是一种仪式感,可以认真地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整装——再出发!
团圆,是过年的主题。团圆,是意味着和家人在一起,与父母,祖辈在一起。在我们的文化里,根文化占据着最重要的主导作用。有时候,仅仅是看一眼父母家人的身影,都能让我们克服千难万难,开启下一个个征程。
还有,故土。
但凡是过年回过老年的,归来后无不感慨万千。那片养育出自己的土地,总是让我们没有来由地回首再回首。离开若干年,再见已换了容颜。
当熟悉的山不再峻秀,河不再轻唱,树木房屋也失去了记忆中的模样。一切都好像变小,变矮了,不再伟岸的故乡,让人心痛莫名。就象某一天,瞥见父亲鬓角的白发,就在那一瞬间自己突然长大了。
这种失落,大概来自于,一个记忆中强大的、护佑着我们的怀抱,慢慢散开了力量。
长大,意味着逐渐失去所有的依靠。终于,我们不得不自己稳稳地站着,面对生命中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一切。
或许,就是这种责任感,这种长大的力量,和自己要施予保护的力量,促使自己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崭新的目标。备足马力,奋斗吧!
春节期间有一部电影大火——《流浪地球》,很多人走进了影院。
看过电影的,对其中的情节能记住多少,哪一个镜头久久挥之不去,或许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我观影的感受,除了几个远景感觉很震撼的美之外,通篇都很压抑。无边无际的冷,无边无际的黑暗。
那么,在地球流浪之前,是否会有一个长长的前传?我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拍一部电影,叫《地球流浪之前》。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地球不是有一天突发奇想,自己流浪去了。
而是,不得不流浪。这是一部长长的前传,把她推到不得不流浪的境地。
再想到从故乡归来的很多人,能用文字表达的从故乡归来的情愫,有很多字词反复出现:冷清,污染,转基因,老龄化、、、这其中,“冷清”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为什么就冷清了呢?
人的生存本能,会向着更加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去。衡量适合生存的条件有很多,食物,医疗,教育,娱乐,从物质到精神,逐层升级。本能地朝着更加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迁徙。
故乡,正在慢慢地被遗弃。那么,会不会有一天,故乡也流浪去了?流浪到我们再也找不到的地方?
那么青山绿水的环境呢?蓝天白云呢?都流浪很久不曾回来过了。
当这熟识的一切,用高昂的价格再也买不回来的时候,到了来不及说再见就一去不回头的时候,回望曾经的努力方向,是否会有些悖离?是否有违初心呢?
如果,过年期间,确实有一些地方带给自己一些触动,或者是一些震动。这些内底深处最为柔软的部分,被动过之后,会否在一个阶段之后又一动不动?无论多少感慨都微不足道,不及一个“我能做什么”。
2019年的起点就在眼前,整装待发。也许在这一年里,有无数个目标要实现,是升职,是赚钱,或者是学习,是开阔眼界。那是自己规划的通向未来的路,我们坚信,那是一条更加美好的路。
那么,无论多么宏大的目标,从现在走向未来的这段路,就在书写未来的前传。而这个前传的品质,决定着未来真正到来的样子。在那个未来里,住着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
我们都希望,未来里能够装满幸福。而幸福,就是家本该有的样子。
带着这张描绘着未来的蓝图,带着实现的无限希望,扎实地走好每一步!
这是今天,给到所有的人的新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