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你我都知道,那就是:马上开始行动。
今天下午花了4个小时,从4点半开始到晚上8点半,开始了我的第一位嘉宾采访,没有了之前想象的紧张感,跟嘉宾是一个很打开很健谈的人,能让你能比较轻松的进入到聊天的状态,也跟实在“准备”了太长时间有关。
世界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人,善与恶,是与非,真实与虚假,有看也看不透的灰色地带,让你潸然落泪的感人事件,黑暗的角落里也有一段段被掩盖的故事,我,与对方,和世界的关系,我们本心中存在的根本是什么?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原生家庭,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宏大的“时间沉淀”走到你面前,都值得被尊重和善待。我对人,对人性充满好奇,想探寻也摸不到这些神秘的衣料边角。
考虑再三,工作上也有这种机会接触到各领域比较优秀的嘉宾,不如从采访开始入手,通过问题来深挖他们心底的世界,是什么让这些人成为了现在的自己,以及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需要被引发内心的热情和冲动,当你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思考没有达到能自我倚仗的水平,很多事情事情甚至都在挑战你的视野和价值观,那就心平气和也充满好奇心的,坐下来谦虚的听听别人是怎么走的。
这件事2016年中就想着手做,后面看了跟多关于采访的文章,约了在行的行家分享经验,报名写作的课程,认识央视的法制节目记者……都在做准备,像运动员等待自己的这个发令枪好久,却总在做热身动作。输入了再多,没有及时输出也是白搭。
今天晚上回来的路上复盘这次采访。心里微微有些懊悔,毕竟好看的人常见,但是能聊会聊会主动帮你丰富内容get点的嘉宾可不多。主线把握的不够清晰,包括在采访中容易被对方带跑偏,还有比较强的引导性等都是比较硬的伤,作为采访人,情感中和立场中尽量要保持中立客观,可以有些情感的交流但不能影响对方的发挥;其次,每次交流都是一场价值交换,单方面的索取和抛问题结果下来就是双方“身心具疲”,对方需要倾听,需要互动交流和支持,这让会更容易激发对方表达更多,你也能捕捉到更多亮点,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当然,案例丰富后,也会对不同性格的嘉宾应对不同的交流方式。
因为重视而尽量多的去搜集,prepare,不敢开始迈第一步就是“完美主义”的俘虏。今天采访最终,我邀请小天老师说一说对文案工作着小伙伴要说点什么?她沉吟片刻说:想一百遍,不如下笔写一遍。我觉得这是对我说的。现在飘的人多,浮的人多,踏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人珍贵,当年刚来北京住地下室,5平米的空间,没有阳光被子常常潮湿不干,实习公司没有工资,只能每天给杂志写稿子赚稿费养活自己,不得不每天写到半夜2点多,这些艰难的岁月是她印象深刻的场景,也给予了她独自闯荡的硬实力和底气。
想法太多就容易想太多,了解刚开始的菜鸟都没办法顾全大局,有点资粮就上路吧。这成长才是最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