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打碗,西方接引。”
今天看了这部影片,脑海里回荡着这句台词。而接下来的故事,却不是电影。我所说的,也不是影评。
“雪二,张邦礼大公死了。”
刚下车,看到手机里儿时玩伴发来的消息,只有几个字,内容表述很清楚,很直接。让刚刚从老家回城的我,一时间竟反应不过来,开始质疑消息的真假,可是很明显,几乎没人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但我分明前两天还见到了他,给他分享粽子和西瓜,他看上去也很精神,跟平时别无二致。还会在远处喊我雪二,问我多久回来的。
他很特别,在我的整个童年里,都是很特别的存在,他跟我见到的其他人不太一样。因为他没有妻子和儿女,更没有像我们一般大小的孙辈,他甚至也没有房子。听说我小时候他就是一直借用我家厨房的,住在我家猪圈上方的草楼里,盖着我妈妈送给他的铺盖,小时候总是对他的床充满好奇,忍不住爬上去望了好几次。他还不喜欢穿鞋子,多冷的天,都是一双赤脚,记不得脚上的皮肤有没有皲裂,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因为雨天路滑摔过跤。你一定以为他是可怜的流浪汉吧,但在我的整个童年记忆里,他都很值得信赖,因为总出现在我们家屋子周围,很多个我需要帮助或者孤立无援的时候,他都会奇迹般地出现,帮助我解决眼下的困难,比如小时候被奶奶安排生火却不敢划火柴或者不得要领护不好火的时候,他就成了天使一般的存在,戴着斗笠、披着蓑衣,乐乐呵呵地,三言两语间,驱赶幼小的我当时全部的阴霾。
这样的时刻很多,我的童年,受了他诸多照拂。
不知道我妈妈印象里的他,是什么样子,但是听我妈妈的描述,他在我妈妈和奶奶分家独立出来以后,帮助我妈妈干了许多的农活。我想不只是我家,也还有奶奶家,还有村子里其他很多家庭。
长大了,老家回去得少了,儿时的记忆,更多就变成了他远远地看见我,用浑厚有力的嗓音叫我的名字,问我多久回来的。这必然是我们对话的开始。我远远的回答他,邀他过来耍。
等我再长大一些,他似乎慢慢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衰老,有时候不再那么精神抖擞、笑嘻嘻地同人说笑,而是神情低落,问我:如果我死了,你会回来吗?我大概每次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都会诘问他说什么呢,但却记不清我有没有给过他明确回复了。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我会的。
今天他真的死了。是的,不是去世,就是这么直白的不加任何修饰也不考虑任何礼节的陈述,似乎才更符合他平时粗犷的性格,和人们对待他的方式。
我好像又想起更多。想起有时候他的脚上也会出现一双解放鞋,但都穿的很旧了,有时候甚至破了,而且似乎老是湿漉漉的样子。想起他虽然身无长物,却把大米这种农村经济作物,用来喂猪,他家的猪槽里总有猪吃剩下的白米粒,村里人总是戏谑,他的猪比灾荒年的人吃的还好。他不在任何年节祭奠父母,却在每一个杀年猪的日子,郑重地去土地庙参拜。村里人又笑,他不求祖宗庇佑,却相信神祇。想起他很有力气,很喜欢吃肥肉,他牙口很好,他坐在屋外田坎上执意要我妈妈收下他送的贵重的猪脚否则不肯离去,他敲响我家的门,小心掏出藏在衣服里的两袋坚果还威胁我不收下他就扔掉……他一生清贫没做过害人的事,他不吝啬给予,却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和同情,哪怕是政府,是党。爷爷奶奶说,还是穿鞋好,成天打赤脚哪里行,因此我想大概他不是天生不喜欢或者不喜欢穿鞋。正好小学时候,老师给我们布置作文,说要写身边真实的故事,最好还能反应一些问题。小时候的我,对写作还有几分自信,他当仁不让的也成了我的最佳写作对象,我渴望用一只笔,披露他的生活现状,为他赢取更多关注和帮扶。后来作文获了奖,他说谢谢我,这份心意他感受到了,但他不想要政府的特殊关照。他的这个“不想”,也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听说他拒绝了政府给他送的过冬衣物,拒绝了政府给他修建房子,也拒绝了给他的低保补贴,村里人当然又笑执拗的他,真傻,政府给的,不要白不要。
“你笑任你笑,我还就是不要”,不知道这是不是他当时的内心独白,我也从来没有思考过,他是不是在以这种方式,对外宣告,他即使什么都没有,可他自有他的气质,他的性格底色里,有一种,叫硬气。我得不到答案,就像如果你问我有关他的很多问题,我同样回答不上来,他多少岁?为什么没了房子?有没有娶过媳妇?认不认字?甚至他的名字是不是这三个字?我都不知道。
后来听奶奶说,他好像还是吃上了低保,每个月一千多块钱。我还挺高兴,不知道是他和世界的和解,还是和自己某些坚持的妥协。
没有子女,没有家人,在这个即使斗转星移也没太大变化的村子里,等于没有人为他养老送终,不知道他在问我那个我是不是会回去的问题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担忧。也不知道,这样的问题,他还有没有问过其他几个同样童年得他照拂的朋友。
今天他倒在了地里,永久睡去。我的爷爷,一个在我心中同样高大伟岸的男人,他斗了一辈子嘴的老伙计,尽管听说前段时间发生了些不愉快,可还是第一时间着手料理他的后事。关于他去世的消息,已经小范围地传开了,其中最受他帮助的亲戚一家,都在外地往回赶,并且承诺负责他的后事,我也自发承担起去接机的任务。我们几个已经长大的小朋友,商量好请一支乐队商演送他最后一程。我们想让他走的热闹,体面。即便他没有亲人,可还有我们这样的晚辈,记得他,感激他。我想还有其他回去参加他葬礼的亲戚们,也是这样的想法。
我以为我离老家很远了,却不自觉地被某种情感拉拽住。这是种奇妙连接。今天,我似乎又真正懂了一点,想要读懂中国,首先要读懂这片乡土,读懂每一个太阳东升西落,朝花夕拾的背后,这浓浓的人情味,读懂每一天都袅袅升起又荡涤在每家每户的烟火气,到底滋养出怎样的我们。
想起了以前的种种,想起了今天电影:每一个爱我们的人最后都会变成一颗星星。
愿每一种爱都能被感知。愿每一颗星星的闪耀都能照亮更多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