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突出推动调查研究走实走深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对总结运用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成功经验、高质量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

       突出目标导向调研期间,我坚持以“四不两直”方式沉到基层一线,着眼解决实际问题,灵活采取召开座谈会、谈心谈话、征求意见等方式,听取部门负责人、普通党员、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了解所期所盼,了解存在的问题,了解解决的办法。班子其他成员围绕调研课题,认真开展“听市场主体、听基层党员、听普通群众的意见建议,问所期所盼、问突出问题、问工作良方”活动,做到一竿子插到底,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

       突出问题导向调查研究不能“蜻蜓点水”,研究问题要像“剥竹笋”由表及里,弄清楚“问题背后的问题”。就如谈乡村振兴,有的党员干部就会说村里“空心化”留不住人,尤其是难以吸引年轻人。止步于此,都是人所共知的问题,算不上调查,更没有研究。具体到一个村,要分析村里的优势资源在哪里?产业发展空间有多大?吸引外来人才有哪些条件?本村外出人才“回流”有无可能?深海者得蛟龙,只有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避免无效或低效的调查研究,才能取得“真经”。

        突出效果导向研究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是回应群众诉求,是推动发展。如果调研一番后,调研报告走完程序就束之高阁,只为了应付工作安排,这样的调研不妨少点。有的同志说,“老大难”问题无非是缺钱,得等着领导重视才行,这种认识有“怠政”之嫌。对能够及时解决的,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难点、堵点问题,明确目标,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