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这是一位弃妇哀怨自慰的诗。丈夫喜新厌旧,她用长江尚有支流原谅他另有新欢,还幻想他会回心转意,但这毕竟是自我安慰,自我欺骗,又何当能使负心者悔过?闻一多说:妇人盖以水喻其夫,以水道自喻,而以水之旁流枝出,喻夫之情爱别有所归。但最后她明白丈夫终不相愿,于是不得不对沱啸歌,以寓其惆怅伤感之情。
此诗以江面景象,兴起冤望之情。诗中写江,换了三字,其表情,也相应的换了三个字。水決复入为汜,作者见江水之有汜,遂起破镜重圆之念,故云【其后也悔】。渚为江中小州,鸥鸟憩息之所,作者睹渚,作者见江水之有汜,复生今虽此离,他日尚可重聚的幻想,故云【其后也处】。一【悔】字,一【处】字,写出了一位弃妇想入非非的痴情,形象鲜明。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汜:长江的支流。《毛传》:決复入为汜。按首句是起兴,江喻丈夫,汜喻丈夫的新欢。
之子:指丈夫的新欢。
归:嫁来。
以:用。【不我以】是倒文,即不用我,不需要我了。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渚:江心的小州。
《毛传》:水枝成渚。(水流分支成渚)
马瑞辰《通释》:盖江遇渚则分,过渚复合也。(江遇到小州则分,过了小州则又会合也。)
《诗稽古编》:汜为水決复入,渚为小州,皆泛称也,非水名也。(汜为水决堤后流入长江,渚为水中的小州,皆为泛称也,不是水的名字。ps.汜有代指黄河的意思)
与:同。不我与,不与我同居。王先谦《集疏》:与,偕(一起)也。……言今日不偕我居...其后必悔而偕我居也。
处:居住。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沱:长江的支流。《说文》:沱,江别流也。出㟭山东,别为沱。在今四川省境内。
过:到。不我过,不到我这里来。《汉书·陆贾传》师古注:过,至也。
啸:长啸。郑笺:啸,蹙口而出声也。《说文》:啸,吹声也。鲁韩诗作歗,籀文啸从欠(籀文的啸欠缺词汇)。按【其】和【也】都是语辞。
歌:《礼记》《乐记》:歌之为言之,长言之也。(长歌也是说话,不过是拉长声调而已)。这位女子终于明白丈夫的心,意无可挽回,她只能在江边长啸咏歌,以宣泄自己悲愤的心情,即所谓长歌当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