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精选了八十八个鬼故事,为我们梳理、描绘出一个条理清晰的中国人灵魂学谱系,读起来有滋有味。
首先要科普一下什么是魂魄(怎么感觉“科普”这个词用在这里好奇怪呀,没错吧?)。魂与魄是不一样的,是中国鬼文化里的两个基本符码。魂是使神发挥作用的原动力,魄是使形发挥作用的原动力。魂指的是非物质性的灵魂成分,魄指的是物质性的灵魂成分。活人有魂有魄自不必说,死人魂飞魄散、无魂无魄才算是死透了。如果有魂无魄,就成了鬼,飘忽而来,飘忽而去的那种,魂使鬼具有思想、情感、记忆。如果魂飞了,魄还没散,附体而行,就使尸体变成了僵尸。僵尸是能够活动的实体存在,但它六亲不认。具体可以参考林正英主演的一系列僵尸片和美剧《行尸走肉》。所以,鬼与僵尸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死后存在状态。
王溢嘉提出,鬼分为两类:人类学上的鬼和心理学上的鬼。人类学上的鬼出现的原因是:无法入土为安、丧葬仪式不完备、死后无亲人祭祀等,都属于人类学范畴。而心理学上的鬼是因心中有难消之恨、难忘之情或未了的心愿等心理学上的原因才出现的。
插播一则广告:有部港剧《大头绿衣斗僵尸》很多人没看过,相信我,值得一看。由楚原、钱小豪、郑秀文、黎耀祥、楼南光主演,里面有鬼有僵尸,笑料十足,还让我知道了钦天监这个牛得不行的职位。最出彩的是楚原这个老戏骨,把一个捉鬼天师穷困潦倒时寄人篱下的忍气吞声样,和面对强敌时舍我其谁的宗师风范都表现得活灵活现,舔犊情深时的慈眉善目和打不过僵尸时落荒而逃的狼狈相也是个鲜明的对比。
回到正题,刚才提到了心理学,是的,作者王溢嘉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这本书并非在探讨“灵魂的有无”,而是要尝试去理解古人的这个灵魂信仰结构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因拒绝死亡而重返人间的鬼与僵尸,最后都又自动地在人类的帮助和驱逐下,退出人世的舞台。此一“拒绝死亡/接受死亡”的矛盾结构,反映的其实是人类对生命与死亡的矛盾双情。与此对应,鬼故事里的“激起恐惧/消除恐惧”结构,从性质上来看,似乎更像是一种原始的心理治疗仪式。
多数的心理治疗仪式都具有如下共通的结构:一是重现病人心中的恐惧,二是对此提出宽慰性的解释,三是加以治疗,消除恐惧。而大多数鬼故事所具有的正是这种心理治疗的文学结构。书中引用了一句列维·斯特劳斯的话:好的神话故事通常是在呈现“不受欢迎而又无法解决的矛盾”。不得不说,这句话太精彩了,值得用来下酒。
下面,我们再看看王溢嘉是如何分析替死鬼成因的,我偷懒直接上图了。
有鬼怎么能不谈地狱呢?王溢嘉指出:中国式地狱的一些特殊景象,反映的其实是儒、释、道这三种思想在中国人集体心灵中的爱憎矛盾;中国式地狱既是个“三教团圆”的综合体,又是它们互别苗头、彼此斗法的场所。我认为,这一章内容是这部交响乐的高潮之处,精彩之极,是绝对绝对不能剧透的。
好吧,我食言了,小透一点:所谓的“地狱之旅”其实是一种“梦幻之旅”或者“潜意识之旅”,而地狱里所呈现的景象乃是个人潜意识或集体潜意识的内涵。
最后,附上一个具有改编成精彩大片潜质的鬼故事,以飨读者。
是不是令人唏嘘呀?